[实用新型]一种水体底泥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82140.1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郭跃华;王福元;王建龙;王亚东;李春元;唐彪;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体底泥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推泥装置、握持手柄,采样筒与推泥装置的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并导通,握持手柄固定连接于推泥装置的另一端,推泥装置包括固定杆、电机、推动杆、夹持组件、旋钮件,电机的转轴与推动杆螺纹连接,推动杆收容于固定杆内并与固定杆滑动连接且朝向采样筒,夹持组件铰接于固定杆的一端并夹持卡合采样筒的一端,旋钮件与固定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并与夹持组件抵接以维持夹持组件的夹持状态;本水体底泥采样装置能够便捷地对采样筒进行更换,以适配不同深度水域进行水体底泥的采样,同时也能够便捷地推出采样筒内的泥,有利于采样人员的便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和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底泥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及环境调查样品采样指标之一。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表层底泥特指表面0~15cm厚的底质沉积物。
现有的底泥相关采样设备中以柱状原位采样及抓斗式等形式为主,采样设备取样层次丰富(水生生物、底泥等)、结构相对复杂,而以柱状原位采样的设备中,其采样筒多为固定式的,即长的采样筒则很长,也无法进行更换,在所采集的水域并不深的情况下,采样人员携带过长的采样筒设备则十分不便利,同时也不便于采样人员的操作;当采样人员需采集不同水深的底泥时,采样人员则需预备不同长度的采样筒设备,一方面增加了物资储备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采样人员现场负担;现有的采样筒多是采用人工将采样筒内的泥推出,费时费力,不利于采样人员的操作。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水体底泥采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体底泥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体底泥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推泥装置、握持手柄,所述采样筒与所述推泥装置的一端形成可拆卸连接并导通,所述握持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泥装置的另一端,所述推泥装置包括固定杆、电机、推动杆、夹持组件、旋钮件,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内,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推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杆收容于所述固定杆内并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且朝向所述采样筒,所述夹持组件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并夹持卡合所述采样筒的一端,所述旋钮件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夹持组件抵接以维持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多个夹持板,多个所述夹持板周向均布并分别与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旋钮件均与多个所述夹持板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位,所述采样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一卡接位与所述第二卡接位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位上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位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卡接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钮件位置的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采样筒的一端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靠近所述采样筒的一端设有用于灌入水的备用口。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设有推动盘,所述推动盘的外侧与所述固定杆的内壁贴合,所述推动盘朝向所述采样筒。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件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槽,多个所述防滑槽周向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手柄上设有操控器,所述操控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82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单元热平衡机组
- 下一篇:洗衣机换桶结构及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