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74764.9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09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林;高巍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润酉特种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4 | 分类号: | B08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丝束 自动 去除 硅油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包括机架、有机溶剂池、侧扰流桨、清洗池、下扰流桨、驱动辊组以及蒸汽烘筒;所述有机溶剂池、清洗池以及蒸汽烘筒均位于机架顶端面并且自上游端至下游端依次布设;所述有机溶剂池内设置有第二导向辊,所述侧扰流桨位于有机溶剂池的侧壁,并且侧扰流桨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清洗池内设置有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所述下扰流桨位于清洗池的底部,并且下扰流桨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辊组位于蒸汽烘筒与清洗池之间。本实用新型可对涤纶丝束进行动态传送式的硅油去除和烘干操作,并且具备清洗能力,提升硅油和有机溶剂的去除率,同时提升去除硅油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制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
背景技术
丝束是指用来切断成短纤维或经牵切法而制成化纤条的大量根数的连续长丝集合而成的基本无捻的长条化学纤维束。化学纤维纺丝后,由相当多的单股长丝集合成为丝束。
涤纶丝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表面需要涂覆硅油,硅油可以起到润滑、抗磨损、避免氧化等保护作用。如公开号为:CN217078013U、CN110219110A以及CN206721399U等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均公开了对涤纶丝束进行喷涂硅油的技术方案。
当完成生产加工过程之后,便不再需要,此时需要将硅油去除,以便涤纶丝束的下一工序的应用。现有的去除涤纶丝束上的硅油的方法为:将团絮状的涤纶丝束整体浸入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将硅油吸收,实现硅油的去除。
上述方式虽能去除硅油,但是硅油去除并不彻底,并且还会额外产生有机溶剂在涤纶丝束上的残留,同样会影响涤纶丝束下一工序的应用,并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专用于去除涤纶丝束上的硅油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研发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可对涤纶丝束进行动态传送式的硅油去除和烘干操作,并且具备清洗能力,提升硅油和有机溶剂的去除率,同时提升去除硅油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包括机架、有机溶剂池、侧扰流桨、清洗池、下扰流桨、驱动辊组以及蒸汽烘筒;所述有机溶剂池、清洗池以及蒸汽烘筒均位于机架顶端面并且自上游端至下游端依次布设;所述有机溶剂池内设置有第二导向辊,所述侧扰流桨位于有机溶剂池的侧壁,并且侧扰流桨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清洗池内设置有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所述下扰流桨位于清洗池的底部,并且下扰流桨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辊组位于蒸汽烘筒与清洗池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池与清洗池均呈斗状结构并且开口竖直朝上;所述有机溶剂池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
进一步的,所述侧扰流桨与第二导向辊的水平位置相对应,并且侧扰流桨具体位于第二导向辊的下游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有机溶剂池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池的上方还设置有第四导向辊,并且第四导向辊位于第五导向辊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辊组与第六导向辊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下扰流桨具体位于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之间位置处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与机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烘筒水平设置在机架的下游端,并且蒸汽烘筒与驱动辊组的水平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润酉特种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润酉特种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74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火结构的螺旋风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雷击功能的户外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