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水泥稳定碎石挡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741113.X | 申请日: | 202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峰;李林锋;李小膀;高如;李建斌;王晶涛;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水泥 稳定 碎石 挡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型水泥稳定碎石挡墙结构,属于岩土工程中的支挡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临近拟建建筑存在高差且上、下建筑物需要同时施工时的边坡、基坑支护挡墙结构和施工;本实用新型以水泥稳定碎石为主要原材料的挡土墙结构加入聚丙烯三向格栅碳纤维结构网,同时利用锚筋锚拉聚丙烯三向格栅碳纤维结构网,可增强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剪能力和提高挡土墙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在地基底层加入三向格栅碳纤维网,使得地基整体剪切破坏面向深层扩展,地基承载力得以提高,浅层地基更加稳定,有效减小不均匀沉降。能够解决目前已有垂直支护结构成本费用高,地基承载力较低和挡墙结构抗变形能力较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边坡、基坑支护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临近拟建建筑存在高差且上、下建筑物需要同时施工时的边坡、基坑支护挡墙结构和施工方法,统称增强型水泥稳定碎石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稳定碎石是将特定比例的砂、碎石、水泥和水,经过搅拌、摊铺,最后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层,其承载力高、水稳性能好、成本费用较低,机械化利用高,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的基层中。但是,水泥稳定碎石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若单独作为挡土构件,在土压力作用下,主要承受剪应力,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剪出滑塌,造成财产及人身安全。
目前岩土工程中边坡支护中,挡土墙的结构以浆砌块石挡土墙和混凝土挡土墙为主,这两种结构施工过程劳动力投入过大、需成本费用较高;同时挡土墙作为承受主动土压力的结构,一般传统挡土墙发生一定位移后才能起到作用,而实际工程中需要对变形和位移有一定的控制,特别是坡顶存在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等级较高的边坡和基坑。
已有悬臂式垂直支护措施抗变形能力差,为增强其抗变形能力,通常需要进行锚拉或者内支撑,成本费用较高,工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目前已有垂直支护结构成本费用高,挡土墙施工机械化利用低和挡土墙抗变形能力较弱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强型水泥稳定碎石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结构和方法适用于临近拟建建筑存在高差且上、下建筑物需要同时施工时的边坡、基坑支护新型挡墙结构和施工方法。
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增强型水泥稳定碎石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碎石层、混凝土基础、锚钉、排水通道、纤维网加强片、加强钢筋、锚筋、混凝土面层;在坡底之下的地基上设置混凝土基础,在混凝土基础上设置碎石层,在碎石层上设置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内设置水通道,在混凝土面层内设置有纤维网和加强片,在混凝土面层的后方设置加强钢筋和锚筋。其中,作为优选的,碎石层设置为水泥稳定碎石层、锚钉设置为长锚钉、排水通道设置为级配碎石排水通道、碳纤维网设置为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加强片设置为橡胶加强片、加强钢筋设置为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加强钢筋、锚筋设置为钢筋锚筋。具体的是在坡底之下的地基上设置混凝土基础,在混凝土基础上设置水泥稳定碎石层,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设置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内设置级配碎石排水通道,在混凝土面层内设置有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和橡胶加强片,在混凝土面层的后方设置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加强钢筋和钢筋锚筋。
优选的,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设置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并且,竖向设置长锚钉穿过混凝土基础锚固地基和聚丙烯三向格栅碳纤维网。
优选的,在三向格栅碳纤维网的后侧设置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加强钢筋,三向格栅碳纤维网加强钢筋通过带有套筒和孔洞螺纹的刚性铰与带有螺纹的钢筋锚筋进行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向格栅碳纤维网的顶部反包部分通过涂有硅酮结构密封胶的上、下橡胶加强片和竖向的长锚钉以及短铆钉,短铆钉设置在上、下橡胶加强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长锚钉为普通螺纹钢,所述短铆钉为普通光圆钢筋或者竹钉。
优选的,所述钢筋锚筋为精轧螺纹钢或普通螺纹钢,端头部带有螺纹,钢筋锚筋与刚性铰通过垫板和螺母紧固后再进行封锚混凝土浇筑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41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