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细微通道阵列冷却的通信机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39096.6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9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于佳令;姜洁琰;潘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廖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微 通道 阵列 冷却 通信 机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细微通道阵列冷却的通信机柜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柜壳体上设置有进风部和出风部,进风部、出风部均与机柜壳体内部相连通,进风部包括开设于机柜壳体侧壁的进风口,进风口内套设安装有进风外壳,进风外壳内设置有空气驱动设备和细微通道阵列,细微通道阵列与水层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驱动设备驱动机柜外侧热空气向机柜内流动,空气流经细微通道阵列并加速附着在通道壁上水的蒸发速率,水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对空气产生冷却效果,同时依靠通道壁结构产生毛细力驱动水槽中的水向壁面补充。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通信机柜内部进行高效全面冷却散热,同时降低能耗及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细微通道阵列冷却的通信机柜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机柜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内部通常布置着多种通信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机柜内部温度升高,其中部分通信设备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升高将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对机柜内部进行散热,以将热量及时排出。
目前通信机柜中主要采用两种散热模式:1、利用空调对机柜进行散热,该模式一般用于大型机柜,能够实现高效冷却的目的,但是空调耗能较大、运行成本较高;2、利用风扇对机柜进行散热,该模式一般用于小型机柜,风扇的功率远小于空调,能够显著降低运行成本,但是风扇散热效率较低,当环境温度较高时,风扇往往无法满足散热要求而导致机柜内部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此外,现有技术还采用液冷方式对通信机柜进行冷却,即通过上淋的方式将冷却液喷洒至通信设备,但这种方式难以覆盖整个通信机柜内部,冷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细微通道阵列冷却的通信机柜装置,能够对通信机柜内部进行高效全面冷却散热,同时降低能耗及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细微通道阵列冷却的通信机柜装置,包括机柜壳体,所述机柜壳体上设置有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出风部均与机柜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进风部包括开设于机柜壳体侧壁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套设安装有进风外壳,所述进风外壳从机柜壳体外部穿入延伸至机柜壳体内部,所述进风外壳的入口处设置有空气驱动设备和细微通道阵列,所述细微通道阵列与水层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细微通道阵列包括等间距分布的数个微通道,微通道方向与进风外壳内气流方向一致,相邻两微通道之间设置有通道壁。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壁通过刻蚀或附着材料形成用于产生毛细现象的通道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水层的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壳体的壁面上开设有与水槽相连通的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壳体内部设置有多块用于承载通信设备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壳体上安装有可开合连接的检修门板。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驱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风扇、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部具体为百叶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驱动设备位于机柜壳体外部。
上述装置的冷却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空气驱动设备驱动机柜壳体外部的热空气向机柜壳体内部流动;
S2、空气流经进风外壳内的细微通道阵列、并加速附着在通道壁上水的蒸发速率,水的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进而对空气产生冷却效果;同时,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水层的水会沿通道壁结构向上流动,补充因蒸发损失的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39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组转向架平移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夹燃气涡轮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