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质河岸生态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14485.3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玖玲;楼佳宁;孙凯;沈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E03F1/00;E03F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沈敏强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 河岸 生态 护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布置在硬质河岸外侧,其特征在于:具有铺设在硬质河岸外侧的生态过滤坡,在生态过滤坡坡顶上布设有一侧紧贴在硬质河岸侧壁上的接液盘,接液盘上设有若干出水孔,在接液盘出水孔处固定安装有埋入在生态过滤坡内的过滤管道。在降水初期,经过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会先流入到紧贴在硬质河岸外侧的接液盘上。流入到接液盘内的初期雨水会通过向下凹陷的接液盘和开设在接液盘底部的出水孔排入到接液盘下方的过滤管道内。经过过滤管道的过滤后,去除了初期雨水中部分杂质后的初期雨水排入到生态过滤坡内。在生态过滤坡内由细菌等微生物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使其满足排入到河道内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质河岸生态护坡结构。适用于河道生态景观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建设中,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区域的自然地表被大量改造为不透水底面。在景观园林建设中,为避免人员从河岸上摔落到河道内、发生安全事故河道两侧的河岸大多采用了硬质河岸结构,并在河岸边上增加栏杆。这种硬质河岸挡墙所用材料大多是混凝土和浆砌石。硬质河岸隔绝了水域与陆域生态系统联系,致使河流生态系统遭到孤立,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自然净化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并且在降水初期,落在硬质路面上并携带了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会经过硬质河岸直接排入到河道内,对河道内的河水造成污染,并对河道内的生态造成了破坏。同样硬质河岸非常不美观,不符合生态河道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使用成本较低的硬质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布置在硬质河岸外侧,其特征在于:具有铺设在硬质河岸外侧的生态过滤坡,在生态过滤坡坡顶上布设有一侧紧贴在硬质河岸侧壁上的接液盘,接液盘上设有若干出水孔,在接液盘出水孔处固定安装有埋入在生态过滤坡内的过滤管道。如此,在降水初期,经过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在流过硬质河岸并流入到河道内时,会先流入到紧贴在硬质河岸外侧的接液盘上。流入到接液盘内的初期雨水会通过向下凹陷的接液盘和开设在接液盘底部的出水孔排入到接液盘下方的过滤管道内。经过过滤管道的过滤后,去除了初期雨水中部分杂质后的初期雨水排入到生态过滤坡内。在生态过滤坡内由细菌等微生物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使其满足排入到河道内的标准。在经过生态过滤坡内微生物净化后的初期雨水会渗透至河道内。生态过滤坡的存在重新建立了水域与陆域生态系统联系,维持河道内的生态稳定。生态过滤坡为河道内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也增加了河岸的美观性,同时对硬质河岸起到了良好的支护作用。
所述过滤管道为夹层管,过滤管道具有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外管底部封堵,内管底部在外管底部上,内管底部与外管底部之间形成通道,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均匀填充过滤材料,在外管上部均匀开设若干排水孔。如此,经过接液盘收集的初期雨水通过接液盘的出水孔流入到内管内,并通过内管底部与河道底部之间的通道流入到内管与外管之间,在雨水的不断流入到过滤管道内,过滤管道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并且原先流入过滤管道内的初期雨水也会随着雨水的流动均流入到外管与内管之间。流入内管内的初期雨水会随雨水的流动从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底部逐渐向上流动,最后从外管上部的排水孔排出到生态过滤坡内。
在外管外侧铺装透水土工布。如此,能避免外管外侧的土壤经过排水孔进入到过滤管道内,或造成外管上排水孔的堵塞。
填充的过滤材料为活性炭。如此,使过滤管道具有良好的杂质吸附功能,能吸附初期雨水内的大部分杂质。
所述接液盘远离硬质河岸的一边向上翻折形成翻边。如此,对流入到接液盘上的雨水起到阻挡作用,避免部分初期雨水流入到接液盘上后直接从接液盘上流入到生态过滤坡上,保证绝大部分初期雨水仅能流入到过滤管道内。
在生态过滤坡上种植水生植物。在生态过滤坡上常水位以下位置种植挺水植物,在生态过滤坡上常水位以上位置种植喜水的植物,丰富在生态过滤坡上的生态种群,同时增强生态过滤坡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14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