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14456.7 | 申请日: | 202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秦川东;罗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材购科技发展(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F24B13/00;F23J11/00;F23J13/00;F23J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8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火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柴火炉,包括柴火炉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卡合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卡合安装有烟囱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卡合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为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端卡合安装有底托。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时,首先将烟囱组件组件安装完成,通过将烟囱组件侧边的卡块对准第一侧板侧边的卡槽卡入,完成烟囱组件和第一侧板之间的组装,采用这种设计,在使用时方便通过烟囱组件将柴火炉体内部的烟气排出,而烟囱组件和第一侧板之间采用分离式设计,降低了装置携带时的空间占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火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柴火炉。
背景技术
柴火炉是一种常见的户外工具,通过将炉内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利用,由于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目前市面上的柴火炉都是通过顶部的缝隙进行排烟,排烟效率低,且排出的烟气不可控,在使用中存有一定的缺陷,部分带有烟囱的柴胡炉其烟囱和炉体采用一体化连接,增加了设备的携带空间占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柴火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火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目前市面上的柴火炉都是通过顶部的缝隙进行排烟,排烟效率低,且排出的烟气不可控,在使用中存有一定的缺陷,部分带有烟囱的柴胡炉其烟囱和炉体采用一体化连接,增加了设备的携带空间占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火炉,包括:
柴火炉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卡合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卡合安装有烟囱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卡合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为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端卡合安装有底托,所述支撑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端卡合安装有导热盘,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翻转板和烟囱组件采用拼接式设计,使得在不使用时可通过将支撑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烟囱组件进行拆卸,分离成板状方便携带,在使用时,将装置彼此连接组合,将烟囱组件和第一侧板之间进行组装,通过烟囱组件对柴火炉体内部的烟气进行排出,采用这种设计,实现了良好排烟的基础上,方便装置进行拆装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的顶端开设有排灰槽,所述排灰槽呈矩形整列状分布于底托顶端,方便通过排灰槽将柴火炉体内燃烧完全的烟灰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的外侧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支撑架,且螺栓的插入端螺纹延伸至底托内侧,方便通过支撑架对底托进行支撑抬高,也方便将内部的烟灰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匀开设有齿形槽,方便将支撑架插入于泥土内,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烟囱组件包括L形支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底板和盖板,所述L形支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底板和盖板通过卡块相拼接,烟囱组件采用拼接式设计,使得在不使用时,将烟囱组件分离后,方便将烟囱组件拆除放置于底托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通过卡块卡槽活动安装有翻转板,翻转板可在第二侧板侧边进行翻转,通过第二侧板上的中空槽对内部进行添柴,且能起到封堵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时,首先将烟囱组件组件安装完成,通过将烟囱组件侧边的卡块对准第一侧板侧边的卡槽卡入,完成烟囱组件和第一侧板之间的组装,采用这种设计,在使用时方便通过烟囱组件将柴火炉体内部的烟气排出,而烟囱组件和第一侧板之间采用分离式设计,降低了装置携带时的空间占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时,方便通过拧松螺栓,使得支撑架在底托外侧进行旋转,当旋转至倾斜状态后,通过螺栓拧紧,然后通过支撑架可对底托进行支撑,通过支撑架底部开设的齿形槽,方便将支撑架插入于泥土内,增加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材购科技发展(重庆)有限公司,未经汇材购科技发展(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14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材矫正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质河岸生态护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