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纹肌理面料的编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4430.0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0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德鼎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纹 肌理 面料 编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纹肌理面料的编织结构,织物组织由十八路成圈系统编织成一个完全的组织,其中每六路成圈系统为一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使面料表面编织出错位的斜纹肌理,从而提高面料的触感及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纹肌理面料的编织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人们对面料的期望从简单的服用性逐渐转变为穿着舒适性和功能多样性,对面料的编织要求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针织面料特性,传统的双卫衣面料正面通常为平纹无肌理结构,使得双卫衣面料正面触感及美观度较差,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斜纹肌理面料的编织结构,织物组织由十八路成圈系统编织成一个完全的组织,其中每六路成圈系统为一组,即,第1、2、3、4、5、6为一组,第7、8、9、10、11、12路为一组,第13、14、15、16、17、18为一组,每组成圈系统后退若干路相错位以形成斜纹肌理结构。
作为优选,第1、4、7、10、13、16路中每三针中有一针挑下针编织且第1、4、7、10、13、16路相错位进行编织,第2、5、8、11、14、17路中每三针中有两针针筒成圈编织且第2、5、8、11、14、17路相错位进行编织,第3、6、9、12、15、18路中均由针筒成圈进行编织。
作为优选,第1、4、7、10、13、16路中每三针中有一针挑下针编织其中第1、4路结构相同,第7、10路结构相同,第13、16路结构相同,第1、4路与第7、10路与第13、16路相错位进行编织,第2、5、8、11、14、17路中每三针中有两针针筒成圈编织其中第2、5路结构相同,第8、11路结构相同,第14、17路结构相同,第2、5路与第8、11路与第14、17路相错位进行编织,第3、6、9、12、15、18路中均由针筒成圈进行编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使面料表面编织出错位的斜纹肌理,从而提高面料的触感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意匠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意匠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意匠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示意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意匠结构示意图四;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织示意图四;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排列示意图四;
图3、6、9、12中的标识为::针筒成圈;–:不编制或浮线;∩:挑下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德鼎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德鼎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4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烧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可循环使用的分子筛的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