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筐式卸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73112.6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6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良;徐惠南;柳红霞;刘成;吴柯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肖晨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筐式卸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筐式卸藻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用于装藻泥,所述框体远端可旋转地设置底板,所述框体侧面设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固定件旋转连接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远端可旋转地设置滚动部,所述滚动部抵住所述底板,所述竖直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旋转,使所述滚动部相对于所述底板滚动并脱离所述底板,使所述底板打开实现卸藻。本实用新型的筐式卸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要提供极少的人力即可完成卸藻,卸藻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藻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筐式卸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正常的自然水体中,蓝藻能够与水中的鱼、虾以及其他微生物形成稳定的生态体系,但是当水体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时,会出现单一物种过量繁殖,而对其他处于水体中的动植物或微生物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对水体中的蓝藻的数量进行控制对维持水体的平衡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水体中的蓝藻进行处理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直接将其打捞,打捞船将蓝藻打捞后放入箩筐中,待箩筐装满后再卸装至较大的运输装置中。但是箩筐的结构装卸不便,通常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去完成卸藻,使得蓝藻的回收处理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筐式卸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筐式卸藻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用于装藻泥,所述框体远端可旋转地设置底板,所述框体侧面设置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固定件旋转连接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远端可旋转地设置滚动部,所述滚动部抵住所述底板,所述竖直部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旋转,使所述滚动部相对于所述底板滚动并脱离所述底板,使所述底板打开实现卸藻。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远端设置轴部,所述滚动部套设置在所述轴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近端设置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侧面设置加强筋,所述框体内侧以及底板近端设置布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加强筋11的近端和远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开设第一孔供所述竖直部穿过,所述把手抵住近端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焊接在所述加强筋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框体通过铰接件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近端设置至少四个吊耳。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远端设置至少四个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筐式卸藻装置在卸藻时,吊车将挂钩挂在吊耳上将筐式卸藻装置吊起至运输车或运输船上方,使用者通过在侧手动旋转把手或通过长钩勾住把手使其旋转,滚动部相对于底板滚动并脱离所述底板,使底板打开实现卸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要提供极少的人力即可完成卸藻,卸藻效率高。
(二)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远端设置轴部,所述滚动部套设置在所述轴部上,滚动部能够相对于底板滚动,不会因锈蚀导致卡住无法打开底板,提高了筐式卸藻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筐式卸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筐式卸藻装置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筐式卸藻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73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冷冻鱿鱼圈的分切组件
- 下一篇:一种带灯蓝牙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