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56209.6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常诚;谈华磊;张刚柱;曹媛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胡丽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上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界面 端口 径向 错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包括内导体、绝缘子一、绝缘子二、绝缘子三、外壳一、外壳二;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相比射频同轴电缆组件,采用界面与后端口径向错位结构,装配简单,不仅可以实现高频信号传输,还可以实现小间距状态下不同轴射频通道之间的互联,所需空间较小,可满足小型集成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控阵雷达性能的提升使得阵元数不断增多,阵元数目的增多提升了用户整机的安装难度,加大了整机的空间和重量,项目周期也成倍加长。当天线单元与TR单元接口不在同一垂直线时,常规采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方式进行互联,由连接器厂商供货单根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由用户完成从天线到TR的一一互联。尤其当阵元排布密集的时候,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安装过程变得十分复杂,单根对插且需辨别端口使得安装过程十分耗时,后期维修也十分困难,同时无法实现小间距状态下,不同轴射频通道间的互联,以及射频同轴电缆组件所需空间较大,无法满足小型化集成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解决天线与T/R组件互联时的不同轴错位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体及外导体;
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均采用径向错位结构,所述绝缘体设置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所述绝缘体采用嵌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采用“Z”型错位结构,且两次错位处为90°。
优选的,所述外导体包括外壳一以及与外壳一连接的外壳二;所述外壳一和外壳二均为L型错位结构,所述外壳二压配于外壳一内。
优选的,所述绝缘体包括第一绝缘子、与第一绝缘子连接的第二绝缘子、与第二绝缘子连接的第三绝缘子;所述第一绝缘子、第三绝缘子与第二绝缘子连接处采用斜切面嵌合。
优选的,所述斜切面的角度为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相比射频同轴电缆组件,采用界面与后端口径向错位结构,装配简单,不仅可以实现高频信号传输,还可以实现小间距状态下不同轴射频通道之间的互联,所需空间较小,可满足小型集成化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导体;2、绝缘子一;3、绝缘二;4、绝缘子三;5、外壳一;6、外壳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包括内导体1、绝缘子一2、绝缘子二3、绝缘子三4、外壳一5、外壳二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6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器设备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轮胎补胎加气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