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55234.2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8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M1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杜梓娴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光 光度计 固定 角度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包括底座,于底座上纵向设置有支撑座以使底座划分为第一测量区域和第二测量区域,当待测产品置于第一测量区域或第二测量区域中并依靠于支撑座形成产品放置腔;对应产品放置腔且平行于底座设置有测量光路,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与待测产品的法线呈0°、30°、35°或45°的光入射角度。本实用新型中测量光路持续沿平行于底座的角度射入至产品放置腔中,确保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固定且角度唯一,通过将待测产品置于第一测量区域或第二测量区域中相应的角度固定卡槽中,以调整该待测产品的法线与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之间的光入射角度,进而精准测量产品的分光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光光度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用于一个治具多个固定角度测量中片平面滤光片产品。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spectrometer),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波长范围为200~380nm的紫外光区、380~780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在780~1100nm的红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
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380~110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或光栅分光)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为了优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精度,一般预先设计具有0°、30°、35°或45°卡槽的测量治具,然而传统的测量工艺是将产品放在一个斜面治具上,若要针对不同的光入射角要求的产品进行测量,则需在每次测量前更换相应斜率的单独治具,但是放置时易放偏,在每次更换治具时难以保证治具定位的一致性,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包括底座,于所述底座上纵向设置有支撑座以使所述底座划分为第一测量区域和第二测量区域,当待测产品置于所述第一测量区域或所述第二测量区域中并依靠于所述支撑座形成产品放置腔;
对应所述产品放置腔且平行于所述底座设置有测量光路,所述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法线呈0°、30°、35°或45°的光入射角度。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区域包括自靠近至远离所述支撑座设置的第一角度固定卡槽、第二角度固定卡槽、第三角度固定卡槽和第四角度固定卡槽。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当待测产品置于所述第一角度固定卡槽并依靠于所述支撑座时,所述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法线呈0°的光入射角度。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固定卡槽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为60°,以使所述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法线呈30°的光入射角度。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固定卡槽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为55°,以使所述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法线呈35°的光入射角度。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四角度固定卡槽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为45°,以使所述测量光路的通光方向与所述待测产品的法线呈45°的光入射角度。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底座为铝制底座。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座为铝制支撑座。
上述的分光光度计用固定角度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域与所述第一测量区域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5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