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板对接件及模板对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42018.4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5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魔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鱼琬彬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对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板对接件及模板对接结构,涉及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对接段、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对接段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凸起连接,所述对接段的表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位于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对接件及模板对接结构,通过设置卡紧部解决了对接件易松动的问题,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对接平整;采用折线结构的把手,可有效增长力臂,使对接件更易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板对接件及模板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模板对接件,使用时,模板不平整、缝隙大,安装时不易操作;采用模板浇筑墙体时,会产生振动,导致对接件松动,失去或减弱对模板的约束力,导致模板与模板对接处不平整,形成较大缝隙,影响墙体浇筑效果。现有的把手多为直线结构,安装对接件时,由于空间狭小,力臂设计较短,不易旋转,安装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板对接件及模板对接结构,通过设置卡紧部解决了对接件易松动的问题,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对接平整;采用折线结构的把手,可有效增长力臂,使对接件更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板对接件,包括对接段、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对接段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凸起连接,所述对接段的表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位于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环设于对接段端部形成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对接段之间形成T字型结构,并在对接段两侧形成相对的两第二限位区,所述卡紧部在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之间形成卡紧区域。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区与第一限位区之间均设有卡紧部,相对两卡紧部形成的卡紧区域之间间隔设有连接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部为沿对接段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肋,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大于纵向肋的凸起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一端与对接段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段与把手连接,所述调节段与对接段同轴,所述把手垂直于调节段。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段和握把段,所述连接段一端与调节段连接,另一端与握把段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握把段之间形成有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与握把段之间的夹角为90°~18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折线结构的把手,可有效增长力臂,使对接件更易安装。
一种模板对接结构,包括模板和对接件,所述模板的配合段处设有连接孔,所述对接件包括对接段、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对接段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凸起连接,所述对接段的表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卡紧部,所述卡紧部位于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所述对接段和第二限位凸起配合时的截面形状与连接孔的开口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限制于连接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对接件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的一端可自连接孔伸入,并可在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使得凸出的第二限位凸起限制于连接孔。旋转后卡紧部可与连接孔内壁形成过盈配合,确保对接件在浇筑时不会因振动而松动,失去或减弱对模板配合段的约束力。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模板配合段上的连接孔相互匹配,同一轴线方向上的多个连接孔相互配合形成连接点位,每块模板的配合段处并排设有多个连接点位,所述连接点位与对接件一一对应,多个对接件可相互配合限制并连接相邻的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一端与对接段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段与把手连接,所述调节段与对接段同轴,所述把手垂直于调节段;相邻连接点位所对应的调节段长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魔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魔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42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