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茸干品的多级打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09600.0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5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本草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8/12;B02C18/18;B02C2/10;B02C2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孔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405 | 代理人: | 朱云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茸干品 多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茸干品的多级打粉装置,包括:一级打粉箱,所述一级打粉箱固定安装在固定框的内部上侧,且一级打粉箱的内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组破碎尖刀,同时一级打粉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打碎刀,双向电机通过机座安装在打粉框的上侧表面,且双向电机一端的转轴与打碎刀固定连接,同时双向电机另一端的转轴与驱动管固定连接。该松茸干品的多级打粉装置,物料进入到下研磨工位的内部,通过转动时候的三级打粉轮,对物料进行三级研磨成粉的工作,最后成粉后的物料进入到收集框的内部进行收集,对松茸干品进行破碎和研磨成粉的装置集成在一个设备内部,破碎和研磨工作,可一次性的进行,提高对松茸干品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茸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松茸干品的多级打粉装置。
背景技术
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相传1945年8月广岛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不能人工培植,它长在寒温带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宋代《经史证类务急本草》有过记载,研究证明,松茸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采集、食用,有特别的浓香,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
目前,在松茸干品在深加工过程中,很多都将干燥后的松茸进行研磨成菌粉,然后对松茸的有益成分进行提取;而现有的松茸研磨装置,一般都是先将松茸粉碎后,再单独进行研磨,粉碎与研磨是分开进行的,这样过程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使得研磨的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茸干品的多级打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松茸干品的多级打粉装置,包括:
一级打粉箱,所述一级打粉箱固定安装在固定框的内部上侧,且一级打粉箱的内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组破碎尖刀,同时一级打粉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打碎刀,双向电机通过机座安装在打粉框的上侧表面,且双向电机一端的转轴与打碎刀固定连接,同时双向电机另一端的转轴与驱动管固定连接;
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柱,且调节柱底部与二级打粉轮固定连接,同时二级打粉轮底部与三级打粉轮固定连接,打粉框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研磨盘,三级打粉轮底部的转轴活动设置在固定板的内部,固定板竖向固定在打粉框的内壁上,同时固定研磨盘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框。
优选的,所述一级打粉箱的左上侧开设有松茸加料口,且一级打粉箱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下料管,同时一级打粉箱的底部剖面为“W”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底部穿过打粉框设置在进料工位的上侧,且进料工位设置在固定研磨盘、二级打粉轮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二级打粉轮与固定研磨盘之间形成上研磨工位,且三级打粉轮与固定研磨盘之间形成下研磨工位,下研磨工位的横向间距小于上研磨工位的横向间距。
优选的,所述二级打粉轮、三级打粉轮均为圆形设置,且二级打粉轮、三级打粉轮在固定研磨盘的内部为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柱插接在驱动管的内部,且调节柱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条形孔,同时驱动管上螺接安装有两组固定螺栓,并且固定螺栓上的螺接抵紧固定在定位条形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一级打粉箱组合构成松茸干品一级打粉结构,且二级打粉轮、固定研磨盘组合构成松茸干品二级打粉结构,同时三级打粉轮、固定研磨盘组合构成松茸干品三级打粉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进入到下研磨工位的内部,通过转动时候的三级打粉轮,对物料进行三级研磨成粉的工作,最后成粉后的物料进入到收集框的内部进行收集,对松茸干品进行破碎和研磨成粉的装置集成在一个设备内部,破碎和研磨工作,可一次性的进行,提高对松茸干品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本草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本草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09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安装支架、传感器单元和移动清洁设备
- 下一篇:传统建筑混凝土外扩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