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07145.0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9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朱能杰;许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因赛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洪洋;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仁、后模仁、斜顶和活动件。后模仁与前模仁围合形成用于产品注塑成型的注塑型腔。斜顶活动设置在注塑型腔内,斜顶能够相对后模仁沿顶出路径运动,以带动包裹在斜顶上的产品运动。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斜顶上,后模仁具有抵触部。斜顶沿顶出路径运动时,带动活动件与抵触部抵触,以使活动件相对斜顶运动,用以通过活动件带动包裹在斜顶上的产品与斜顶分离。在进行开模工作时,可以通过斜顶沿定出路径运动,从而顶出包裹在斜顶上的产品,此时活动件与抵触部抵触,使得活动件相对斜顶运动,通过活动件带动包裹在斜顶上的产品与斜顶分离,从而解决了产品顶出后无法脱离斜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的产品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产品成型。在进行注塑成型的工艺时,这需要将熔融的热可塑性液体向模具内注射,待填充到模具内的热可塑性流体材料凝固,再将凝固后的产品脱模。
由于注塑成型的产品的结构差异,用于生产某些产品的模具内设有斜顶。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产品包裹在斜顶上的部分过多时,存在模具完成顶出后产品无法脱离斜顶的情况,从而造成产品成型周期增加,产品注塑成型的不良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下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模具完成顶出后产品无法脱离斜顶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前模仁;
后模仁,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围合形成用于产品注塑成型的注塑型腔;
斜顶,所述斜顶活动设置在所述注塑型腔内,所述斜顶能够相对所述后模仁沿顶出路径运动,以带动包裹在所述斜顶上的产品运动;
以及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斜顶上,所述后模仁具有抵触部;所述斜顶沿所述顶出路径运动时,带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抵触部抵触,以使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斜顶运动,用以通过所述活动件带动包裹在所述斜顶上的产品与所述斜顶分离。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抵触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斜顶的顶出路径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成倾斜的夹角。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抵触部,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斜顶上的产品接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斜顶具有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朝向所述抵触部,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斜顶用于与产品接触的一侧;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能够从所述第一过孔伸出所述容纳腔体,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能够从所述第二过孔伸出所述容纳腔体。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壁之间,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过孔伸出所述容纳腔体。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斜顶包括斜顶主体和盖板,所述容纳腔体位于所述斜顶主体上,所述容纳腔体朝向抵触部的一侧具有取放开口;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取放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斜顶主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盖板上。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斜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将所述盖板锁紧在所述斜顶主体上。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具有沿所述活动件的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活动件从所述第一过孔脱离所述容纳腔体。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具有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用于与所述抵触部接触。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斜顶上设有多个所述活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因赛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因赛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07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