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604456.1 | 申请日: | 2022-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肖汉清;赵斌;李朝洋;龙深庭;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00;C10L3/10;C01B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王敏 |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沼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工作人员从观察口观察脱硫罐内部需要对沼气进行排放时,工作人员需要爬到脱硫罐上侧再将出气口上的阀门打开,操作较为繁琐,包括脱硫主体、进气口、出气口、密封框、出气球阀、观察排放机构和拉门阻挡机构;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左端面;所述出气口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上端面;所述密封框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右端面;所述出气球阀固定连接在出气口上;所述观察排放机构设置在脱硫主体右侧内部;所述拉门阻挡机构设置在密封框上侧内部。通过采用观察排放机构,实现观察门转动打开出气球阀,排放沼气,通过采用拉门阻挡机构,实现限制观察门的转动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一般会产生沼气,为了保证沼气的利用,所以使用沼气制氢系统,沼气制氢系统一般是对沼气进行过滤、沉淀、脱硫、分离等处理工艺,沼气制氢脱硫时需要将沼气从进入口排放到脱硫罐内部进行过滤,通过观察口看脱硫罐内部沼气情况,然后关闭进气口打开出气口统一对沼气进行排放。
根据CN201510255104.1,本发明属于沼气脱硫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沼气脱水脱硫装置,由密封的沼气脱水脱硫罐构成,沼气脱水脱硫罐底部设置有沼气进气管(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2);沼气脱水脱硫罐上半部为圆筒体(5),下半部为气水分离锥形斗(6);气水分离锥形斗(6)内设置有布气器(15),布气器(15)上面设置有下隔板(16),下隔板(16)上设置有石灰水浸制填料层(10),气水分离锥形斗(6)底部设置有排水管(7);圆筒体(5)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缓冲腔层(12)、上隔板(13)、脱硫剂层(11)和聚气腔层(17)。本发明提供的沼气脱水脱硫装置集脱水脱硫于一体,脱硫剂能反复使用,脱硫效果好,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使用。
基于上述,现有的脱硫罐的高度一般较高,出气口一般设置在脱硫罐上侧,当工作人员从观察口看到脱硫罐内部的沼气需要排放时,工作人员需要爬到脱硫罐上侧,然后将出气口的阀门关闭,操作较为繁琐,观察口是透明结构,由于脱硫罐安装在处理车间,车间产生的灰尘容易堆积在观察口处,影响工作人员观察。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以解决现有脱硫罐的高度一般较高,出气口一般设置在脱硫罐上侧,当工作人员从观察口看到脱硫罐内部的沼气需要排放时,工作人员需要爬到脱硫罐上侧,然后将出气口的阀门关闭,操作较为繁琐,观察口是透明结构,由于脱硫罐安装在处理车间,车间产生的灰尘容易堆积在观察口处,影响工作人员观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污水处理厂沼气制氢装置,包括脱硫主体、主体支撑腿、进气口、排水口、出气口、密封框、观察门、出气球阀、观察排放机构和拉门阻挡机构;所述主体支撑腿共设置有三组,三组主体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下侧;所述进气口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左端面下侧;所述排水口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下端面;所述出气口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上端面;所述密封框固定连接在脱硫主体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观察门转动连接在密封框内侧;所述出气球阀固定连接在出气口上;所述观察排放机构设置在脱硫主体右侧内部;所述拉门阻挡机构设置在密封框上侧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排放机构包括有:拉门把手和拉门转轴;所述拉门转轴转动连接在密封框前侧;拉门转轴与观察门固定连接;所述拉门把手固定连接在观察门右端面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排放机构还包括有:拉门齿轮和拉门齿条;所述拉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拉门转轴上侧;所述拉门齿条滑动连接在脱硫主体右端面内部,拉门齿轮和拉门齿条啮合共同组成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04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