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排放组件、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液收集装置和热室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02272.1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才;苏海涛;乔海涛;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06 | 分类号: | G21F5/06;G21F5/002;G21F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胡小亮 |
地址: | 611137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排放 组件 放射性 物质 废液 收集 装置 | ||
1.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排放组件包括:
接收筒,所述接收筒的顶部敞口,底部封闭;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配合设置在所述接收筒的敞口顶部外;
锥形的引流漏斗,所述引流漏斗的宽端直径小于所述接收筒的内径,其位于所述接收筒的内侧;所述引流漏斗的宽端端面位置低于所述接收筒的敞口端面位置,其窄端朝向所述接收筒的底部;所述接收筒的轴向中心和所述引流漏斗的轴向中心重合或者不重合;
橡胶塞,所述橡胶塞配合设置在所述引流漏斗内;
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径与所述引流漏斗的窄端直径一致;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端部部分竖直穿过所述接收筒的底部,并与所述引流管的窄端连接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上具有盖把手;
和/或,所述橡胶塞上具有胶塞把手;
和/或,所述接收筒的圆周外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并在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橡胶塞可连接为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接收筒内的所述引流管部分的外壁上开设有贯通的引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的开设位置位于所述接收筒的底部内侧表面与所述引流管的相交处附近,其轴向中心方向与所述引流管端部的轴向中心方向的夹角α≤90°;所述引流孔朝向所述引流管外的一端下边沿与所述接收筒的底部内侧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接收筒的底部内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塞包括锥形段和柱形段;所述锥形段的形状与所述引流漏斗的内腔形状配合,以封堵所述引流漏斗;所述柱形段与所述引流管的端部至所述引流孔处的所述引流管的内腔形状配合,以封堵所述引流管和所述引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筒的底部边缘位置高出于所述接收筒与所述引流管相交处的位置,且平滑过渡形成类似漏斗结构。
8.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排放组件;
废液罐,所述废液罐与所述引流管未与所述引流漏斗连接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废液罐连接的一端附近部分呈S形状弯折,形成沉水弯。
10.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室包括:
热室本体,所述热室本体内的工作台面部分凹陷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配合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封闭所述容纳腔后,自身表面与所述工作台面齐平;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液收集装置;所述接收筒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废液罐设置在所述热室本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未经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022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涉电铁路立交桥的防电隔离棚
- 下一篇:干燥尾气除尘除臭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