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6847.3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尹生;伍运佶;方拥军;张德航;史雅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B01D6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61001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br 系统 产水反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MBR膜系统启动效率差、反洗系统管道复杂,占地较大、操作复杂和前期投资浪费大的问题,提供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包括MBR膜子系统;MBR膜子系统具有启动补水管和多个独立的膜组件,启动补水管的一端依次串联有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出水总管,膜组件均与进水支管连接;进水支管与出水支管之间设有产水泵,进水支管的前端连接启动补水管,进水支管的后端连接产水泵的进口,出水支管的前端连接产水泵的出口,出水支管的后端连接出水总管。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不使用抽真空设备下完成产水系统启动,同时系统启动快,管路布置简单,操作便捷,节约了前期投资和占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MBR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行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应地,在实际工程中也反映出了若干问题。其中,有两个较为典型的问题,一是MBR膜系统运行前要依靠抽真空设备进行抽真空才能启动产水,启动时间较慢,并且系统启动之后抽真空设备就闲置不再运行,设备使用率不高;二是为了维持MBR膜系统长期高效运行,避免膜污染,要设置配套的反洗系统,常规反洗系统包括反洗泵和反洗管道以及相关管件,造成膜设备间内管道系统复杂,占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MBR膜系统启动效率差、反洗系统管道复杂,占地较大、操作复杂和前期投资浪费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其包括MBR膜子系统;
上述MBR膜子系统具有启动补水管和多个独立的膜组件,上述启动补水管的一端依次串联有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和出水总管,上述膜组件均与上述进水支管连接;
上述进水支管与上述出水支管之间设有产水泵,上述进水支管的前端连接上述启动补水管,上述进水支管的后端连接上述产水泵的进口,上述出水支管的前端连接上述产水泵的出口,上述出水支管的后端连接上述出水总管。
使用时,MBR系统启动,上述启动补水管将自来水引入上述进水管,启动上述产水泵开始产水,在上述产水泵的抽吸作用下,污水通过上述膜组件过滤后进入上述进水支管,最终通过上述出水支管进入上述出水总管,以排放至上述消毒池。
本实施方案公开的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首先引入自来水进行膜系统的启动,取消了常规MBR膜系统中使用率不高的抽真空设备,节约了抽真空系统及其配套管路和控制阀门等设备的投资;其次,利用产水泵可以正反双向转动的特性,将产水管与反洗管实现共用,简化了膜设备间管路系统,进而使得一种MBR膜系统产水反洗系统具有在不使用抽真空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产水系统启动,同时整合了MBR膜系统的产水、反洗管路,系统启动快,管路布置简单,操作便捷,节约了前期投资和占地的有益效果。
可选地:上述启动补水管的前端与自来水管道相连,上述启动补水管的后端与上述进水支管的前端相连。
如此设置,通过上述启动补水管将自来水引入上述进水支管并灌满,将上述进水支管内空气排出,选取距离自来水管道最近的上述MBR膜子系统中的上述进水支管,引入自来水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小管道长度。
可选地:上述启动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上述进水支管的前端与上述电磁阀相连。
如此设置,上述电磁阀可以实现在启动上述MBR膜子系统时实现自动启闭。
可选地:上述进水支管上依次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气动阀门和第一手动阀门,上述第一手动阀门位于靠近上述产水泵的一端,上述气动阀门位于上述第一手动阀门与上述压力变送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6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