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赤松茸菌床的增湿控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6286.7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97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冯锦飞;周志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恒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9 | 分类号: | 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疏亚雅 |
地址: | 525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赤松 茸菌床 增湿控温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赤松茸菌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赤松茸菌床的增湿控温机,包括壳体与外壳,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无动力风机,所述无动力风机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杆体顶部的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顶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接头;在赤松茸的菌床种植中,对赤松茸进行控温时,可通过壳体的保温材质对垄床起到保温作用,在需要散热时,通过无动力风机的转动,杆体带动扇叶旋转,通过扇叶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通风散热,达到控温的效果,区别现有稻草覆盖式的保温,并区别了现有挖开土壤的散热方式,减少了劳动力,避免赤松茸菌丝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赤松茸菌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赤松茸菌床的增湿控温机。
背景技术
在赤松茸的菌床种植中,需要精准的把控湿度及温度,才能确保赤松茸的生长状态,现有的对温度的把控,通过稻草覆盖在垄床表面,以达到保温效果,在需要散热时,通过挖开赤松茸附近土壤,使土壤内部进行散热,以做到降温,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赤松茸菌丝受损,而在需要降温控湿时通常使用人工浇筑或滴灌带进行降温控湿,而人工浇筑及滴灌对赤松茸的降温控湿效果都比较有限,只能局部的对一个地方或一条直线进行降温控湿,使用效果不佳,降温控湿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基于赤松茸菌床的增湿控温机,其优点是方便增温通风,方便降温控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赤松茸菌床的增湿控温机,包括壳体与外壳,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无动力风机,所述无动力风机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贯穿至杆体顶部的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顶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接头,所述管道一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喷雾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两端固定套接有管道二,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管道三,所述管道二的一端与管道三的另一端固定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赤松茸的菌床种植中,对赤松茸进行控温时,可通过壳体的保温材质对垄床起到保温作用,在需要散热时,通过无动力风机的转动,底座为无动力风机起到支撑作用,杆体带动扇叶旋转,通过扇叶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通风散热,达到控温的效果,区别现有稻草覆盖式的保温,并区别了现有挖开土壤的散热方式,减少了劳动力,避免赤松茸菌丝受损,在对赤松茸进行增湿时,通过水泵将外壳内部的水自进水口抽至出水口,依次经过管道三、管道二与管道一,固定套杆用于对管道二和管道三起到支撑作用,由喷雾头向赤松茸表面进行雾状喷洒,通过旋转接头能够使管道一在杆体旋转时,带动管道一旋转,旋转接头在管道一旋转的同时并能做到密封,杆体的转动使喷雾头的喷洒伴随着旋转能够增大并扩散喷洒的范围,使赤松茸及垄床均匀增湿,避免现有人工浇洒或滴灌的不均匀,旋转式喷雾头提高了降温增湿的效率,并通过回流管将垄床底部吸收不了多余的水分自进水孔蓄至回流管,倾斜状的底部便于回流管内水向外壳内部流淌,进水管为向外壳内部进水的管道,在同样的增湿中,既节约了用水又增加了增湿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动力风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并贯穿至壳体内部的底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为无动力风机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垄床,所述壳体由保温棉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垄床用于种植赤松茸,壳体为内部垄床起到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贯穿至外壳内部的进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为向外壳内部进水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垄床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顶部与两侧均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底部为倾斜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恒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恒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6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尾翼连杆机构、电动尾翼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套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