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6172.2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7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跃跟;黄晨;孙蓉;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祥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12;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张娴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接头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接头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表面固定套接在公接头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表面活动套接在母接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通过一组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该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通过转动第二固定环,将第二固定环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插装至第一固定环的插装口处,再通过螺栓与螺母将一组固定片及固定片中间的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固定环的上表面,最后防水机构将固定机构的螺栓与螺母固定处进行密封防护,可有效避免潮湿天气对固定机构牢固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接头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称为中间接头,而线路两末端的电缆接头称为终端头。
如今,为了保证电缆接头的牢固性,人们又在电缆接头的外侧设置固定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112332362A的电缆接头组件,申请日:2020-10-27,公开(公告)日:2021-02-05,对其技术方案而言,同轴电缆接头对接过程中,通过公头与母头对接,并且两者间以螺纹配合的方式旋接,但由于对接触缝隙的存在,并且接头处缺乏防水机构,遇到潮湿的天气,水容易渗入至连接处的内侧,从而影响电缆接头的稳定性与牢固性,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胶带包裹的方式进行防水,其操作过程繁琐,在电缆较多的位置处进行绕圈缠绕也受到阻碍,基于上述,我们提出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表面固定套接在公接头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表面活动套接在母接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通过一组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密封筒的一端,所述密封筒的另一端活动卡接在第一固定环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环的一侧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活动插装通过第一固定环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固定设置一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的侧表面,一组所述固定片通过螺栓与螺母将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固定环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防雨筒,所述防雨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的侧表面,所述防雨筒的上端设有螺纹配合的防雨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防雨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旋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两侧固定板插装处设置有呈矩形的插装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通过转动第二固定环,将第二固定环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插装至第一固定环的插装口处,再通过螺栓与螺母将一组固定片及固定片中间的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固定环的上表面,最后防水机构将固定机构的螺栓与螺母固定处进行密封防护,可有效避免潮湿天气对固定机构牢固性的影响,同时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设置的密封筒可防护电缆接口处,避免潮气侵入接口内部的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接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和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祥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祥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6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