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养殖场的水循环供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90800.6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89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邱莫寒;杨朝武;余春林;张增荣;胡陈明;蒋小松;杜华锐;李晴云;杨礼;夏波;宋小燕;熊霞;彭涵;陈家磊;刘思洋;朱师良;吴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四川言己律师事务所 51349 | 代理人: | 丁时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养殖场 水循环 供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场的水循环供养系统,包括初沉池,上述初沉池用于引入养殖场废水池的上层液体,上述初沉池上部连通调节池,上述调节池一侧设有处理箱,上述处理箱中设有厌氧腔、曝气腔和沉淀腔,上述厌氧腔、曝气腔和沉淀腔采用高进高出的方式依次连通;上述沉淀腔下端设有污泥泵,上述污泥泵输入端连通沉淀腔下端,上述污泥泵输出端连通厌氧腔上部;上述处理箱上设有循环泵,上述循环泵输入端置于厌氧腔中部;上述厌氧腔侧壁设有喷头,上述循环泵输出端连通喷头;上述曝气腔底部设有曝气设备,上述曝气设备对曝气腔中水质注入空气,以期望改善现有的养殖池设备占地较大,不便于跟随养殖规模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养殖场的水循环供养系统。
背景技术
家禽养殖场的污水产生主要包括家禽的粪便以及日常清洁的冲洗水,其污水类型属于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高浓度有机污水,一般而言考虑到污水中日常清洁的冲洗水悬浮物较多,而尿液、动物粪便和氨氮含量大,使得当前养殖池的污水处理相对繁琐,单一的污水处理线通常占地较大,且早期的养殖场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是AOA工艺,先硝化再反硝化,但是在反硝化过程当中,需要外加营养源,而在硝化过程当中,脱氮又要先脱碳,使得养殖池大部分面积被污水处理设备占用,且污水处理能力和设备的占用面积,对养殖规模具有一定影响。
当前的养殖污水可生化性好,其冲洗水由于冲洗排放时间相对集中,从而时间段内的冲击负荷较大,因此,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通常处理量较大,虽然足够日常的污水处理容量,但是设备的运用效率并不理想,大部分时间处于停滞或者低位处理状态,特别是部分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因为市场原因存在波动时,其污水处理的频率需要经常性的调整,因此如何对养殖场的设备进行改进,以便于设备根据养殖规模能够适应性上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养殖场的水循环供养系统,以期望改善现有的养殖池设备占地较大,不便于跟随养殖规模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养殖场的水循环供养系统,包括初沉池,上述初沉池用于引入养殖场废水池的上层液体,上述初沉池上部连通调节池,上述调节池一侧设有处理箱,上述处理箱中设有厌氧腔、曝气腔和沉淀腔,上述厌氧腔、曝气腔和沉淀腔采用高进高出的方式依次连通;上述沉淀腔下端设有污泥泵,上述污泥泵输入端连通沉淀腔下端,上述污泥泵输出端连通厌氧腔上部;上述处理箱上设有循环泵,上述循环泵输入端置于厌氧腔中部;上述厌氧腔侧壁设有喷头,上述循环泵输出端连通喷头,上述循环泵用于搅动厌氧腔中的液体循环转动;上述曝气腔底部设有曝气设备,上述曝气设备对曝气腔中水质注入空气。
作为优选,上述初沉池的输出管道连通调节池上端,上述调节池中设有第一水泵,上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置于调节池下部,上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连通处理箱并置于厌氧腔上方。
作为优选,上述处理箱侧壁设有消毒箱,上述消毒箱连通沉淀腔,上述消毒箱中设有抽吸管,上述消毒箱底部设有斜坡,上述斜坡由消毒箱内壁向抽吸管逐渐倾斜。
作为优选,水循环供养系统还包括雨水池,上述雨水池用于收集养殖场的雨水,上述雨水池上端设有滤网,上述雨水池中部设有抽水管,上述抽水管通过第二泵机连通厌氧腔。
作为优选 , 上述喷头呈倾斜设置,上述曝气设备为多个,且相邻的两个曝气设备之间的间隙相同,上述曝气设备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气孔,上述曝气设备通过气孔向曝气腔中注入空气。
作为优选,上述处理箱顶部悬挂支撑杆,上述支撑杆为多个,上述支撑杆上安装填料球,上述填料球置于曝气腔中.
作为优选, 上述沉淀腔底部设有收集槽,上述收集槽的尺寸由上端至下端逐渐缩小,上述收集槽下端的尺寸与污泥泵输入端尺寸相同,上述污泥泵用于连通收集槽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90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拔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船舶废气混合式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