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藏式顶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6551.3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0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定;梁家乐;赖金传;邹星;郭保福;彭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荣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藏 顶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藏式顶针结构,包括:模具主体;安装座,设置在模具主体的后方;顶出缸,包括杆缸体和可前后相对移动的插设在缸体内的杆件,杆件固定在安装座上并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座的前方;顶针座,设置在缸体上,顶针座上设置有与模具主体匹配的顶针件,缸体至少部分位于顶针座的前方。本内藏式顶针结构有效减小了顶出缸设置在安装座后方的部分的尺寸,继而能够有效减小模具及注塑机等相应设备的尺寸,减小了占用空间大小,有效方便了模具和相应设备的布置,能够有效提高厂房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具的顶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类模具特别是注塑模具中,常采用顶针结构来将成型的产品从模具中顶出。现有的顶针结构通常采用顶出缸来驱动顶针座移动,顶出缸通常为气缸或液压油缸,通常在模具的后方设置一连接座,顶出缸的缸体固定在连接座后方,顶出缸的杆件则位于连接座前方且其前端固定连接顶针座,在顶针座上设置滑动插设在模具内的顶针,通过顶针的移动来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这也是通过气缸或油缸来驱动物体移动的常规设置方式。
然而此种设置方式,便导致顶出缸的缸体会完全向后凸出于模具外,顶出缸的杆件长度需要适配顶针座的行程,缸体又要适配杆件的长度,为减小尺寸,通常会将连接座与模具后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等于顶针座的行程,顶出缸的这种设置方式,缸体的后端与模具后壁之间的距离也即顶针结构凸出于模具之外的尺寸便接近顶针座的行程的两倍,模具整体及相应设备整体尺寸较大,相应会占用较多的厂房空间,不利于注塑机等相应设备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模具尺寸的内藏式顶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藏式顶针结构,包括:
模具主体;
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模具主体的后方;
顶出缸,包括杆缸体和可前后相对移动的插设在所述缸体内的杆件,所述杆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前方;
顶针座,设置在所述缸体上,所述顶针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主体匹配的顶针件,所述缸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顶针座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杆件的后端固定在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顶针座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后端贯通并由所述顶针座封闭。
优选的,所述顶针座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杆件滑动插设在所述滑孔内,顶针座上环绕所述滑孔向前凸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插设在所述缸体后端的开口中而将缸体后端的开口封闭。
优选的,所述杆件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紧贴在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上而将缸体的内腔分隔成一前腔体和一后腔体,所述前腔体通过一第一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后腔体通过一第二通道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杆件外并位于所述杆件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杆件的内部,所述杆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顶针座内,所述顶针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在所述顶针座的后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6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