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5784.1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乃靖;颜楚舒;何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2 | 分类号: | H01M50/202;H01M50/244;H01M50/258;H01M50/264;H01M50/287;H01M50/296;H01M50/298;H01M50/519;H01M50/56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顺添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组件,包括:框架件,所述框架件的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的限位腔;软包电芯,设于所述框架件,位于所述限位腔之内,所述软包电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腔的内壁相抵靠;前端板、后端板,均安装于所述框架件,分别覆盖所述限位腔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夹设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前后两侧。以上软包电池组件利用框架件设置在软包电芯的外周以使软包电芯位于限位腔内,由框架件抵靠在软包电芯的左右两侧,通过前端板和后端板相配合而夹持软包电芯的前后两侧,从而对软包电芯进行限位固定,该软包电池组件的装配间隙紧密,能量密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安全性能较佳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中。但由于用于包裹电芯的包装铝塑箔强度较低,不能有效的抵抗外力冲击,同时在跌落、挤压、碰撞时容易发生变形,导致电池内部容易发生短路,因此,一般的软包电池的外部都设置有保护壳,而传统的保护壳采用套装的方式来实现,装配间隙较大,电芯容易窜动,而且软包电池整体的能量密度不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干电池使用寿命短,并且不可循环使用,一些电子产品还需要使用多节干电池,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紧密、能量密度较高的软包电池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软包电池组件,包括:框架件,所述框架件的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的限位腔;软包电芯,设于所述框架件,位于所述限位腔之内,所述软包电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限位腔的内壁相抵靠;前端板、后端板,均安装于所述框架件,分别覆盖所述限位腔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夹设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前后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软包电池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以上软包电池组件利用框架件设置在软包电芯的外周以使软包电芯位于限位腔内,由框架件抵靠在软包电芯的左右两侧,通过前端板和后端板相配合而夹持软包电芯的前后两侧,从而对软包电芯进行限位固定,该软包电池组件的装配间隙紧密,能量密度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件由塑料材质构成,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均由金属片构成,所述框架件于所述限位腔的前端开口的周围成型有与所述前端板的轮廓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沉槽,所述框架件于所述限位腔的后端开口的周围设有与所述后端板的轮廓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沉槽,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通过外包膜片固定于所述框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板的边缘设有向后弯曲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后端板的边缘设有向前弯曲的第二折弯部,所述框架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相配合的插接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软包电芯电性连接的负极接电件和正极接电件,所述正极接电件通过导电板与所述软包电芯相连,所述导电板位于所述软包电芯与所述限位腔的内壁之间,所述导电板与所述限位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插接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件,所述正极接电件为连接于所述导电板的另一端的正极柱,所述框架件设有供所述正极柱凸出于所述框架件的外部的穿孔,所述导电板连接所述正极柱的一端与所述框架件之间具有高度活动间隙,所述导电板可沿所述高度活动间隙移动而使所述正极柱部分收缩于所述框架件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件的内部设有与所述软包电芯相连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有显露于所述框架件的侧部的充电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5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