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浆池溢流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4747.9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25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屠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开元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浙江启明星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2 | 代理人: | 何明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溢流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浆池溢流转接头,包括直角弯管,所述直角弯管的一端设有固定管,所述直角弯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固定管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固定管的外端朝内呈圆弧状弯曲形成弧形凹口,所述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外接管,所述直角管的管腔内位于内侧的转角呈斜面过渡设置,固定管与混合罐相连接,由于固定管的截面呈矩形,因此固定管与混合罐的连接处的下端呈线接触,增大了溢流通道,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浆料刚好没过固定管与混合罐的连接处的下端时的溢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浆池溢流转接头。
背景技术
湿法无纺布: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在浆料混合时,混合罐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连接溢流管,但是通常的溢流管为圆柱状,安装到混合罐的侧壁上之后,由于溢流管的截面呈圆形,所以溢流管与混合罐连接处的下端呈点接触,但混合罐内的浆料刚好没过溢流管与混合罐连接处的下端时,其溢流的流量小,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浆池溢流转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新型浆池溢流转接头,包括直角弯管,所述直角弯管的一端设有固定管,所述直角弯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固定管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固定管的外端朝内呈圆弧状弯曲形成弧形凹口,所述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呈圆柱状,所述直角管的管腔内位于内侧的转角呈斜面过渡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角弯管的侧壁上设有正对于连接管设置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有检修管,所述检修管上螺纹连接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呈透明状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接管的外端固定设有法兰片,所述法兰片上设有若干连接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法兰片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胶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端凸出凹槽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接头的表面设有抗腐蚀保护层,所述抗腐蚀保护层包括扩散层以及防腐蚀层,所述扩散层为第一钽材料层,所述第一钽材料层设置于转接头的表面,所述防腐蚀层包括第二钽材料层以及钽-钨-氮混合材料层,所述第二钽材料层设置于第一钽材料层的外侧,所述钽-钨-氮混合材料层设置于第二钽材料层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管与混合罐相连接,由于固定管的截面呈矩形,因此固定管与混合罐的连接处的下端呈线接触,增大了溢流通道,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浆料刚好没过固定管与混合罐的连接处的下端时的溢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管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抗腐蚀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直角弯管;2、固定管;3、连接管;4、外接管;5、检修管;6、密封盖;7、法兰片;8、连接孔;9、密封圈;10、第一钽材料层;11、第二钽材料层;12、钽-钨-氮混合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开元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开元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4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