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滴球器的吸气结构和滴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3655.9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9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锋;陈小新;朱娟;孙晴卿;闫俊杰;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6 | 分类号: | B01J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吴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滴球器 吸气 结构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辅具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滴球器的吸气结构和滴球设备,吸气结构包括主轴管(1),主轴管(1)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抽吸口(2),主轴管(1)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口(3);和吸气管(4),吸气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口(3)连通设置在主轴管(1)上,另一端端口密闭,吸气管(4)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吸气孔(5),多个吸气孔(5)至少垂直设置在吸气管(4)的底部,吸气管(4)与临近的滴球器同轴设置,以便于抽吸滴球器外周的气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成型柱液面有挥发的氨气溢出,并在滴球器滴头处汇聚,使得浆液提前凝结,导致滴液变形甚至滴头堵塞,造成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辅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滴球器的吸气结构和滴球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氨柱成型生产球形催化剂或载体的过程中,成型柱上层为油相,下层为氨水溶液,将溶胶滴入油氨柱中,使胶溶粒子在成型柱上层的油相中成球,在下层的氨水中固化。
由于成型柱液面上不断有挥发的氨气溢出,并在滴球器滴头处汇聚,使得浆液提前凝结,导致滴液变形甚至滴头堵塞,造成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成型柱液面有挥发的氨气溢出,并在滴球器滴头处汇聚,使得浆液提前凝结,导致滴液变形甚至滴头堵塞,造成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滴球器的吸气结构。
所述吸气结构包括:
主轴管,所述主轴管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抽吸口,所述主轴管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多个连接口;和
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口连通设置在所述主轴管上,另一端端口密闭,所述吸气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吸气孔,多个所述吸气孔至少垂直设置在所述吸气管的底部,所述吸气管与临近的滴球器同轴设置,以便于抽吸滴球器外周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滴球器的吸气结构,通过设置与抽吸装置连接的主轴管,和设置在主轴管的轴向侧壁上的吸气管,利用在吸气管的底部设置吸气孔,并将吸气管临近滴球器同轴设置,以便于对滴球器外周的气体进行抽吸更换,从而避免了采用油氨柱方法进行生产时氨气溢散对滴球器滴球作业的影响,进而解决了由于成型柱液面有挥发的氨气溢出,并在滴球器滴头处汇聚,使得浆液提前凝结,导致滴液变形甚至滴头堵塞,造成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多个所述吸气管沿所述主轴管的轴向相互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吸气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滴球器的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吸气管的轴向垂直于所述主轴管的轴向。
优选地,所述主轴管为方管,所述主轴管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沿所述主轴管的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连接口。
优选地,多个所述吸气管等长度设置在所述连接口中,以形成矩形的吸气结构。
优选地,多个所述吸气孔沿所述吸气管的轴向均布于所述吸气管的底部,所述吸气孔的孔径为1~10mm。
优选地,多个所述吸气孔形成至少两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吸气孔组,相邻排的所述吸气孔组的吸气孔交错分布;和/或,所述吸气孔的孔径为1~5mm。
优选地,所述吸气孔为圆柱孔;和/或,所述吸气管的开孔率为1~3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滴球设备。
所述滴球设备包括滴球器、抽吸装置和根据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用于滴球器的吸气结构,所述滴球器与所述吸气结构的吸气管临近设置,所述吸气结构的抽吸口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3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混凝土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数据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