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温冷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3041.0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民;马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恒生命科学仪器(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8/00 | 分类号: | B01D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慧红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温冷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阱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温冷阱装置,包括干燥设备、1#冷阱、2#冷阱、真空泵、制冷模组以及控制器,干燥设备通过气管连接于1#冷阱,1#冷阱通过气管连接于2#冷阱,2#冷阱通过气管连接于真空泵,制冷模组通过制冷管分别连接于1#冷阱与2#冷阱,制冷模组上设有用于分别控制1#冷阱与2#冷阱内的制冷器,1#冷阱与2#冷阱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1#冷阱与2#冷阱内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于制冷模组。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具有双阱换热面积大,物质容易冷凝,双阱温度独立可调,冷凝效率高,同时可回收多种熔点物质,回收效率高,有效保护真空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后期易更换维护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阱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温冷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冷阱,一般只有一个阱体组成,物质冷凝除湿回收只能在一个阱体内完成。其存在如下缺陷:1)单阱内换热面积相对较小,部分物质不能完全冷凝;2)物质熔点温度不同,无法做到同时分离回收;3)阱内无法设置两个不同温度点,回收范围受到限制,必要时需要使用两台设备,结构复杂,安装麻烦,后期维护困难。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温冷阱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温冷阱装置,包括干燥设备、1#冷阱、2#冷阱、真空泵、制冷模组以及控制器,干燥设备通过气管连接于1#冷阱,1#冷阱通过气管连接于2#冷阱,2#冷阱通过气管连接于真空泵,制冷模组通过制冷管分别连接于1#冷阱与2#冷阱,制冷模组上设有用于分别控制1#冷阱与2#冷阱内的制冷器,1#冷阱与2#冷阱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1#冷阱与2#冷阱内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连接于制冷模组。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1#冷阱与2#冷阱之间通过气管串联或并联。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1#冷阱通过水管连接有第一蓄液池,且该水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2#冷阱通过水管连接有第二蓄液池,且该水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双阱换热面积大,物质容易冷凝;
2)双阱温度独立可调,冷凝效率高;
3)同时可回收多种熔点物质;
4)回收效率高,有效保护真空泵;
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后期易更换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中:1、干燥设备;2、1#冷阱;3、2#冷阱;4、真空泵;5、制冷模组;6、控制器;7、第一蓄液池;8、第二蓄液池;9、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温冷阱装置,包括干燥设备1、1#冷阱2、2#冷阱3、真空泵4、制冷模组5以及控制器6,干燥设备1通过气管连接于1#冷阱2,1#冷阱2通过气管连接于2#冷阱3,2#冷阱3通过气管连接于真空泵4,制冷模组5通过制冷管分别连接于1#冷阱2与2#冷阱3,制冷模组5上设有用于分别控制1#冷阱2与2#冷阱3内的制冷器,1#冷阱2与2#冷阱3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1#冷阱2与2#冷阱3内的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控制器6,控制器6连接于制冷模组5。以上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温冷阱装置主要应用于干燥设备1与真空泵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恒生命科学仪器(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一恒生命科学仪器(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3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