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70105.3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27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张登学;彭启川;胡本安;安建;于子龙;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4/1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郭宝煊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依次叠置并卷绕构成卷芯;所述第一极片具有空箔区,位于所述卷芯的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空箔区,与位于所述卷芯的次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空箔区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电池结构,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消费类锂离子电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用户对数码产品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在针刺和重物冲击上仍存在较大隐患,且增加成品电芯厚度,降低电芯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通过优化电池结构,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第一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依次叠置并卷绕构成卷芯;所述第一极片具有空箔区,位于所述卷芯的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空箔区,与位于所述卷芯的次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空箔区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及涂覆在所述第一集流体表面的第一涂层,所述第一集流体暴露于所述空箔区的表面,所述第一极片两面均设置所述空箔区,所述第一极片的两面的所述第一涂层的长度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隔膜位于所述卷芯的最内圈,所述第二极片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第二极片的头部位于所述卷芯的次内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极片的头部焊接有第二极耳。
优选的,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及涂覆在所述第二集流体表面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极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集流体暴露在所述第二凹槽的表面,所述第二凹槽焊接有第二极耳。
优选的,位于所述卷芯的最外圈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空箔区焊接有第一极耳。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集流体暴露在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所述第一凹槽焊接有第一极耳。
优选的,所述卷芯的外侧具有收尾端,所述收尾端为所述第一极片或所述隔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的两面分别具有长膜面和短膜面,所述长膜面和所述短膜面分别面向所述隔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两面的所述空箔区在厚度方向至少部分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将隔膜、第二极片、第一极片依次入卷进行卷绕,而且位于卷芯的最外圈的第一极片的空箔区,与位于卷芯的次外圈的第一极片的空箔区相对设置,形成类似外马甲结构,满足电池能量密度的前提,能够提高电池的针刺和重物冲击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卷绕式的电芯结构,兼顾多种结构方案,且无需增加人力,可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两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70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模及数控钻床
- 下一篇:一种猪场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