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盐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68273.9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7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祥;栾学峰;卢晓伟;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461;C02F1/44;C02F1/42;C02F7/00;C0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除杂装置、废水浓缩装置和电解制氯装置;所述废水除杂装置包括高盐废水收集曝气池和超滤膜过滤系统,所述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弱酸阳离子交换器、高压反渗透装置、高压纳滤膜处理装置和叠片式反渗透装置;所述高盐废水收集曝气池、所述超滤膜过滤系统、所述弱酸阳离子交换器、所述高压反渗透装置、所述高压纳滤膜处理装置、所述叠片式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电解制氯装置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分盐膜对高盐废水中的不同物质进行分质处理,高盐废水浓缩后利用电解制氯技术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真正实现了高盐废水中各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且不再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电力、钢铁、煤化工、医药等行业在生产作业时均消耗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虽然政策要求对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中水回用,但是随着中水的反复回用,废水中的盐分在不断积累从而形成高盐废水,废水的盐分到达一定程度后只能排放或处理。
高盐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一般的城市污水厂无法接受大含盐量废水,直接排至水体又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建立单独的高盐废水处理站,一是工程造价高,运行费用高;二是分离的杂盐又再次成为一个处理难题。
与此同时,高盐废水零排放没有现成标准或标准化系统可供参考,所使用的技术多数处于试验或非标准化阶段。高盐废水零排系统控制要求高,管控参数多且繁杂,一般的操作员工无法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大量隐患,导致高盐废水零排项目运行故障频发,运行费用居高不下,能长期实现稳定合理运行的项目少之又少。所以,对于高盐废水进行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是非常迫切的工作,对能长期稳定、低故障、低运行费用运行的高盐废水零排技术更是迫切。
同时,现有的高盐废水零排工艺,由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或DCS(分散控制系统)系统的局限性,往往是通过少量仪表点对点采集关键数据,根据预设的几个报警点处理一些关键故障,现有的自动化实质上是一种非智能的需要大量人工参与的有限度的“全自动”。这种控制方式在执行废水零排这种复杂工艺时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法综合处理水质变化、运行工况改变、温度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全系统运行变更,更无法对大多数风险进行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利用分盐膜对高盐废水中的不同物质进行分质处理,高盐废水浓缩后利用电解制氯技术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真正实现了高盐废水中各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且不再产生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除杂装置、废水浓缩装置和电解制氯装置;所述废水除杂装置包括高盐废水收集曝气池和超滤膜过滤系统,所述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弱酸阳离子交换器、高压反渗透装置、高压纳滤膜处理装置和叠片式反渗透装置;所述高盐废水收集曝气池、所述超滤膜过滤系统、所述弱酸阳离子交换器、所述高压反渗透装置、所述高压纳滤膜处理装置、所述叠片式反渗透装置和所述电解制氯装置依次连通;
所述高盐废水收集曝气池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混合、曝气处理;所述超滤膜过滤系统用于对高盐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所述弱酸阳离子交换器用于除去高盐废水中二价及二价以上的阳离子,并保留高盐废水中的钠离子;所述高压反渗透装置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浓缩,经过浓缩后的高盐废水进入所述高压纳滤膜处理装置中;所述高压纳滤膜处理装置用于对高盐废水中的一价盐和二价盐进行分离,以除去高盐废水中的二价盐;所述叠片式反渗透装置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二次浓缩,经过二次浓缩后的高盐废水进入所述电解制氯装置中;所述电解制氯装置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电解,以得到氢气、氯气和次氯酸钠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次氯酸钠溶液储罐,所述次氯酸钠溶液储罐与所述电解制氯装置连通,所述次氯酸钠溶液储罐用于储存所述电解制氯装置中产生的次氯酸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68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