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基坑与消防集水坑一体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540653.1 | 申请日: | 202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4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舒开明;柯燃;王胜猛;彭江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04;E03F5/14;E03F5/22;F04D1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 地址: | 45001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基坑 消防 集水 一体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基坑与消防集水坑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梯基坑的电梯基坑底板正下方的消防集水井,消防集水井的集水井侧壁与电梯井基坑的电梯基坑侧壁上下相对且为一体浇筑结构,消防集水井的集水井底壁与电梯基坑侧壁为一体浇筑结构,电梯基坑底板上设置有地漏和消防集水坑开口,消防集水坑开口上设置有消防集水坑盖板,消防集水井内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通过PLC控制器连接有液位开关。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建筑工程电梯基坑易积水难排水的问题,而且施工操作简单、实用,通用性强;在抽水泵、PLC控制器及液位开关的作用下,能够满足自动抽水功能要求。特别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及时、高效地将积水抽出,而且抽水泵不会发生空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基坑排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梯基坑与消防集水坑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建筑业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电梯在高层、超高层住宅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建筑功能要求,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防水卷材质量不能确保完全防水,会存在渗漏问题,因此会在电梯基坑旁需设置消防集水坑,用于收集电梯基坑的积水并及时排出,避免积水侵泡电梯从而造成电梯损坏影响使用。
如申请公布日为2021.09.10、申请公布号为CN 113373963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水坑和电梯基坑的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地下室集水坑或电梯基坑开挖时,在基坑边开挖一个小的集水室,集水室内垫层、防水做法与集水坑或电梯基坑相同,在遇到下雨时,通过在小集水坑内放置水泵及时排除坑底积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集水室虽然能够储存积水,通过水泵将集水室内的积水排出,但是存在以下不足:(1)集水室空间小,因而存储的水量十分有限,需要时刻关注集水室内的存水量,否则可能导致两种十分不利的情况发生:一种是水泵的功率跟不上集水室的集水速度,集水室内的积水发生外溢而损害电梯设备;另一种是集水室内的储水量较少,而水泵处于空载状态;(2)集水室处于敞开状态,积水会直接进入集水室,污渍等杂物也会随水流直接进入集水室,需要使用专用的水泵才能避免堵塞的问题,还需要定期清污等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基坑与消防集水坑一体化结构,解决了现有集水室使用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基坑与消防集水坑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梯基坑的电梯基坑底板正下方的消防集水井,所述消防集水井的集水井侧壁与电梯井基坑的电梯基坑侧壁上下相对且为一体浇筑结构,消防集水井的集水井底壁与电梯基坑侧壁为一体浇筑结构,所述电梯基坑底板上设置有地漏和消防集水坑开口,消防集水坑开口上设置有消防集水坑盖板,消防集水井内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通过PLC控制器连接有液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开关包括向抽水泵反馈停止信号的下液位开关、向抽水泵反馈启动信号的上液位开关,上液位开关、下液位开关均设置在集水井侧壁上,下液位开关与集水井底壁的间距为15cm-30cm,上液位开关与集水井底壁的间距为0.5m-1m,上液位开关与电梯基坑底板的间距为2m-3m。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集水井内设置有与地漏上下对应的过滤桶,过滤桶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滤出口,过滤桶的截面尺寸小于消防集水坑开口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底壁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过滤桶卡接在集水井侧壁与定位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底壁设置有大于0.05的坡度面,所述过滤桶位于坡度面的较高处,所述抽水泵位于坡度面的较低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出口位于过滤桶的下部侧壁,过滤桶的上部侧壁为周向封闭型的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液位开关位于过滤桶内,上液位开关穿过上部侧壁安装在集水井侧壁上,下液位开关安装在过滤桶外。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集水坑盖板为带有把手的不锈钢盖板或混凝土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40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环境酸度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吸水尿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