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藏式浇水滴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72491.2 | 申请日: | 2022-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6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会玲;刘慧;徐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陈格兵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埋藏 浇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埋藏式浇水滴头包括锥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开口端,所述壳体的锥面侧壁上具有若干个内凹的薄壁,所述薄壁与壳体之间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顶部具有连通至壳体内部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筛网。通过设置内凹的薄壁使薄壁与壳体形成一个凹陷区来避让埋藏过程中的土壤,且凹陷区顶部设置筛网,使土壤即使进入凹陷区,也会在土壤自身的重力及来自顶部的水压的影响下向下沉,以避免土壤堵塞壳体的出液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滴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埋藏式浇水滴头。
背景技术
在农林业中,植物的滴灌一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同时还能避免一次性大量浇水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传统的滴灌是在田垄上铺设滴灌管道,并在管道上开孔来渗水,但是这种滴灌结构只能在植物的局部浇水,滴灌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发展为在水管头部连接滴头,并将滴头埋藏在土中,对植物根系进行多方位直接供水。较为常见的是,锥状滴头的侧壁上开孔,使水管内的水顺着滴头侧壁上的孔流出,这种滴头由于孔直接开在侧壁上,容易导致孔堵塞甚至土壤进入滴头内部将滴头完全塞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埋藏式浇水滴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埋藏式浇水滴头包括锥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开口端,所述壳体的锥面侧壁上具有若干个内凹的薄壁,所述薄壁与壳体之间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顶部具有连通至壳体内部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筛网。
优选的,所述筛网与壳体拆卸式连接。更具体的,拆卸式连接的方式为:所述薄壁在凹陷区侧具有第一嵌槽,所述壳体在凹陷区侧具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一嵌槽与第二嵌槽两端部相接形成完整封闭的环形嵌槽,所述筛网嵌装在所述环形嵌槽内。
优选的,所述筛网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隔离网,所述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均为弧形且两端相接形成叶片状,所述隔离网固定在第一骨架、第二骨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第二骨架为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还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环状,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具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内凹的薄壁使薄壁与壳体形成一个凹陷区来避让埋藏过程中的土壤,且凹陷区顶部设置筛网,使土壤即使进入凹陷区,也会在土壤自身的重力及来自顶部的水压的影响下向下沉,以避免土壤堵塞壳体的出液孔。
附图说明
图1为埋藏式浇水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上用于筛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埋藏式浇水滴头的结构示意图。该埋藏式浇水滴头具有锥状的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一个开口端11,开口端11通常与水管(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水管向浇水滴头内部输送水或营养液,浇水滴头整体埋藏在土中。
图1中,壳体10的锥面侧壁上形成有若干个内凹的薄壁12,薄壁12与壳体10之间形成凹陷区13,凹陷区13的顶部具有一个筛网20,进入壳体10内部的液体会通过筛网20进入凹陷区13,然后从壳体10的侧面流出。
通过设置内凹的薄壁12使薄壁12与壳体10形成一个凹陷区13来避让埋藏过程中的土壤,且凹陷区13顶部设置筛网20,使土壤即使进入凹陷区13,也会在土壤自身的重力及来自顶部的水压的影响下向下沉,以避免土壤堵塞壳体10的出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72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土拌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用气缸防射退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