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运输件辅助振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48657.7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强;任中元;王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B65G49/05;B65G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真远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81 | 代理人: | 汪洋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运输 辅助 振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运输件辅助振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X轴振动机构,所述X轴振动机构内部设置有Y轴振动机构,所述Y轴振动机构内部设置有置物箱,通过打开Y轴电机,从而带动Y轴滚轮在Y轴轨道箱进行循环往复运动,同时Y轴辅助滚轮设在X轴连接杆凹槽内。保护架内部放置置物箱,在Y轴滚轮进行循环往复运动时,设置在Y轴轨道内部的减震机构可以防止Y轴滚轮与Y轴轨道箱发生严重碰撞,避免破坏待测包装运输件而造成运输振动试验结果失败。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包装运输件提供X轴和Y轴两方向的振动,可真实模拟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任意方向的振动,为包装运输件的强度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辅助振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运输件辅助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公路路面的起伏不平、汽车发动机的固有振动、轮胎的充气程度和减震弹簧的性能等因素都会使包装发生任意方向的振动,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包装会因振动发生表面擦伤、漆膜或镀膜脱落等问题,内部部件还会因反复施加作用力发生螺钉松动、部件变形弯曲、产生裂纹、断裂、脱落等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包装运输件辅助振动装置以快速、可靠地检测包装结构的保护性。
但现有的包装运输辅助振动装置,其振动方式以单轴向振动为主,不能可靠有效的模拟包装运输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任意方向的振动,无法确保包装结构的强度能否满足实际运输的需求,致使包装运输振动试验可能出现过试验或欠试验的情况,进而在运输过程中无法确保包装运输件因振动出现表面擦伤、漆膜或镀膜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运输件辅助振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包装运输辅助振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振动方式单一,无法可靠确保包装结构的强度,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包装因振动所发生的表面擦伤、漆膜或镀膜脱落等问题,内部部件因反复施加作用力发生螺钉松动、部件变形弯曲、产生裂纹、断裂、脱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运输件辅助振动装置,包括主体和Y轴振动机构,Y轴振动机构包括Y轴辅助滚轮、保护架、Y轴电机,Y轴滚轮、Y轴轨道箱箱、Y轴轨道和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X轴振动机构,所述X轴振动机构内部设置有Y轴振动机构,所述Y轴振动机构内部设置有置物箱,所述Y轴振动机构下端设置有消音棉,所述主体左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左端连接有数控机构。
优选的,所述X轴振动机构包括,X轴轨道架、X轴轨道、X轴滚轮、X轴电机、X轴连接杆和X轴连接杆凹槽,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X轴轨道架,所述X轴轨道架上端设置有X轴轨道,所述X轴轨道连接有X轴滚轮,所述X轴滚轮上端连接有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内部设置有X轴连接杆,所述X轴连接杆内部设置有X轴连接杆凹槽。
优选的,所述Y轴振动机构包括Y轴辅助滚轮、保护架、Y轴电机、Y轴滚轮、Y轴轨道箱、Y轴轨道、防撞块和弹簧,所述X轴连接杆凹槽内部与Y轴辅助滚轮为卡槽连接,所述Y轴辅助滚轮下端连接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下端设置有Y轴电机,所述Y轴电机下端设置有Y轴滚轮,所述Y轴滚轮下端设置有Y轴轨道箱,所述Y轴轨道箱内部设置有Y轴轨道,所述Y轴轨道两侧均设置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一侧均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Y轴电机、Y轴滚轮、Y轴轨道箱和Y轴轨道构成Y轴振动结构,所述Y轴滚轮与Y轴轨道为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块和弹簧构成防撞结构,所述弹簧与Y轴轨道箱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音棉设置在Y轴振动机构下端,所述消音棉与主体为沾粘连接,所述消音棉与主体为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数控机构包括有数控机箱、显示屏、开关保护壳、急停按钮和振动调节旋钮,所述数控机箱顶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端设置有开关保护壳,所述开关保护壳右端设置有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右端设置有振动调节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48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