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渣坑除雾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48485.3 | 申请日: | 2022-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99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乐俊超;储夏;王东;陈纪军;何润田;王晓光;崔晓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00 | 分类号: | F23J1/00;B01D47/06;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俊华 |
| 地址: | 20141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渣坑除雾系统,包括出渣炉、出渣间和渣坑,渣坑设置于出渣间内,出渣炉设置于出渣间一端,出渣间远离出渣炉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室,出渣间内设置有吸气管,吸气管一端连接有喷淋塔,喷淋塔一端设置有排气管,吸气管包括设置于出渣炉上的烟气吸附管和设置于出渣间顶部与侧壁的分吸气管,烟气吸附管外设置有辅助热管,出渣间内还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与辅助热管相连,辅助热管一端设置有第一引风机,烟气吸附管上设置第二引风机,分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引风机。辅助热管和循环管对出渣间的温度进行升高,同时进行内循环,使得雾气产生量减少,采用分吸气管对出渣间内的水蒸气进行吸收,内循环加外排,使得出渣间的除雾效果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渣坑除雾系统。
背景技术
焚烧炉排出的高温炉渣会先进入冷渣池的水中冷却,然后通过出渣机送入出渣间内的渣坑储存。最后运行人员控制渣吊抓取渣坑内的炉渣装入运输车,由运输车将炉渣外送处置。在此过程中,渣坑虽设有机械送排风系统,但由于设计布局不合理且渣坑为单独进出一个门口,空气不流通久而久之渣坑内气味比较敏感影响环保。炉渣虽经泡水冷却,但内核温度仍然很高,会使外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而产生大量雾气,由于冬天室内外温差比较大,焚烧炉出来的热渣遇到水后产生很多的热汽,会有大量雾气积存在出渣间内,导致渣吊操作室玻璃产生雾气遮挡渣吊操作员视线影响装渣人员正常操作,同时视线不清还会影响安全避免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并且渣吊设备长期在潮湿的空气中运行,电子元器件容易损坏。专利CN201721080948.8公开了渣坑除雾系统,包括用于吸收渣坑内烟气的吸气管、与所述的吸气管一端相连通的喷淋塔、与所述的喷淋塔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的除雾系统还包括为所述的吸气管、喷淋塔提供喷淋介质的介质供应部件,所述的介质供应部件分别与所述的吸气管、喷淋塔相连通,其可以对渣炉产生的水雾和粉尘进行吸收,但是由于其吸收效果不能做到很高,也会导致操作室的玻璃上产生雾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坑除雾系统,以解决现有渣坑除雾系统除雾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渣坑除雾系统,包括出渣炉、出渣间和渣坑,所述渣坑设置于出渣间内,所述出渣炉设置于出渣间一端,所述出渣间远离出渣炉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室,所述出渣间内设置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一端连接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一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吸气管包括设置于出渣炉上的烟气吸附管和设置于出渣间顶部与侧壁的分吸气管,所述烟气吸附管外设置有辅助热管,所述出渣间内还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辅助热管相连,所述辅助热管一端设置有第一引风机,所述烟气吸附管上设置第二引风机,所述分吸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引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分吸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一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下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喷淋塔相连。
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口。循环管和辅助热管的结合,对内部的空气进行内加热循环,可以减少水蒸气产生量。
所述分吸气管内通道倾斜设置。如此设置便于液体流出,避免液体储存在通道内,影响吸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渣坑除雾系统,通过增设辅助热管和循环管对出渣间的温度进行升高,同时对内部空气进行内循环,使得雾气产生量减少,同时采用分吸气管对出渣间内的水蒸气进行吸收,内循环加外排,使得出渣间的除雾效果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渣间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渣间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吸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石塘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48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检修的智能门锁
- 下一篇:钢筋称重测长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