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22679.6 | 申请日: | 202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冯中伟;秦可运;高云泽;史丙辛;牟凯泽;徐智杰;郭欣鹏;刘立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F35/83;B01F10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药系统,包括液位检测计I(II)、存水(药)箱、注水(药)泵、搅拌电机、串口触摸屏、报警指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调压阀I(II)、静态混合器、直流电机调速器、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获取流量检测计I的水流量信息和流量检测计II的药流量信息,并控制直流电机调速器调节注水泵的水流量和注药泵的药流量,实现实时调整水流量和药流量的比例,达到精准混药。同时调压阀I与调压阀II用于保证流入流量检测计I与流量检测计II的水流量和药流量的压强稳定,使微控制器获取的水流量信息和药流量信息更加精准,进而使药液浓度保持均匀稳定。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可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调节药水比例,实现精准配比,提高农药和水的混合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植保作业过程中,混药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植保作业人员需要预混式混药,即将清水和农药一起倒入混药机械的药箱中,然后搅拌,这种方法具有因操作人员防护措施不当危害人身安全、因农药使用量把握不准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等缺点。
CN109696871A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混药箱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混药主要通过流量检测模块传输数据信息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电磁阀驱动模块分别控制进药口和进水口阀门关闭,向混药箱中注入清水和农药,搅拌电机进行搅拌混药。其存在的问题在于:虽然微控制器通过流量检测模块获取流量信息,但并没有应用于实时混药,仍采用预混式混药,所以存在混药均匀性差、混药比例不精准的问题;药液在流经流量检测模块前未进行稳压处理,使混药过程中药液的体积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化,导致流量检测出现偏差,影响混药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液位检测计I、存水箱、注水泵、搅拌电机、混药箱、注药泵、存药箱、液位检测计II、串口触摸屏、报警指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压阀I、流量检测计I、静态混合器、流量检测计II、调压阀II、直流电机调速器、微控制器;注水泵进水口连通存水箱,注水泵出水口与调压阀I进水口连通,调压阀I出水口与流量检测计I进水口连通,流量检测计I出水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水口连通;注药泵进药口连通存药箱,注药泵出药口与调压阀II进药口连通,调压阀II出药口与流量检测计II进药口连通,流量检测计 II出药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进药口连通,静态混合器的出药口与混药箱的入药口连通,混药箱的喷药口与喷洒装置连通;注水泵、搅拌电机、注药泵各自与直流电机调速器通过电线连接,直流电机调速器控制注水泵、搅拌电机、注药泵的运行;直流电机调速器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微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机调速器运行。
以上所述的混药系统,流量检测计I和流量检测计II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微控制器获取流量检测计I的水流量信息和流量检测计II的药流量信息。
以上所述的混药系统,串口触摸屏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用于输入指令、显示配药数据;无线通讯模块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用于连接互联网,将配药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通过终端设备可实时查看、设置配药数据和参数。
以上所述的混药系统,液位检测计I、报警指示模块、液位检测计II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相连;液位检测计I固定在存水箱外侧,液位检测计II固定在存药箱外侧,微控制器获取液位检测计I和液位检测计II的水位信息,当水位过低时,控制报警指示模块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较现有混药设备可实时混药,实现精准混药,提高混药的均匀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农药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混药过程中,微控制器获取流量检测计I的水流量信息和流量检测计II的药流量信息,并控制直流电机调速器调节注水泵的水流量和注药泵的药流量,实现实时调整水流量和药流量的比例,达到精准混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22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拉扯的塑包复合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摇臂钻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