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双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415873.1 | 申请日: | 202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40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应伟亮;龚海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挚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G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相双通装置。单相双通装置包括双通套管和套管壳体,双通套管包括中心座和对称设置在中心座两侧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套管壳体包设在中心座外部。由此套管壳体在避免双通套管直接裸露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减小了安装难度,从而实现了简化操作,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双通装置。
背景技术
双通套管一般3个成组应用在电缆分支箱的A,B,C三相中,电缆分支箱可以便于满足双通套管安装力矩40N.m的要求。当双通套管独自单相使用时,由于双通套管本身材质为环氧树脂,且表面非常光滑,再加上其外形为回转体,在和连接器或肘型头安装时,双通套管在40N.m扭矩的作用下会跟转,造成施力困难。而且大体积的电缆分支箱很难应用在类似电缆沟这种狭小的作业空间中。此外,单相双通套管表面为环氧面,当使用场所的条件恶劣时,双通套管裸露使用使环氧表面缺少足够的保护,现场可能有不明显的锋利物品划伤表面,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相双通装置解决现有双通套管裸露使用,面临划伤带来使用上的安全隐患以及双通套管安装肘型头或者连接器时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相双通装置,包括双通套管和套管壳体,所述双通套管包括中心座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座两侧的锥台型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套管壳体包设在所述中心座外部;所述单相双通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与连接器和/或肘型头连接;所述套管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定位部和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盖板主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心同轴设置有直径相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最大直径相配合;所述定位部为矩形台结构且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盖板主体配合固定,所述定位部中心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座直径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内嵌带电指示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方且贯穿所述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圆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盖板主体配合的沉台。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顶部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连接器或肘型头相配合固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相双通装置增加了在安装时阻止双通套管跟转的带有矩形台定位部的保护外壳,在避免双通套管直接裸露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减小了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相双通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套管壳体的第一连接部和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相双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相双通装置两侧分别与连接器和肘型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单相双通装置两侧均与止连接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单相双通装置两侧均与肘型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挚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挚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15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