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9112.5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建;刘轶;李伟;左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基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智业 |
地址: | 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天***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炉排炉 焚烧 系统 进料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的进料装置,涉及生活垃圾焚烧送料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进料斗,进料斗竖直设置,进料斗下方连接有排料管,且进料斗底部与排料管相互连通;排料管内一端沿排料管长度方向设置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液压驱动组件安装在排料管上,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相互固连或一体成型,第一推板位于第二推板上方且第二推板长于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均与液压驱动组件相固连。本申请通过进料斗、排料管和推料装置的设置能够自动的将垃圾推入焚烧炉中,同时通过推料装置中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设置能够推动垃圾,破除垃圾底部由于摩擦而形成压缩拱,便于垃圾的送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垃圾焚烧送料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十多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激增。“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焚烧比例明显增加,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约45%,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同时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行业专项整治成效显著,2020年全国垃圾焚烧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排放日均值达标率为100%;“十四五”提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有效举措,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并在技术层面重点提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作为今后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技术手段,有较长远的发展前景;“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设施发展规划指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既有焚烧设施提标改造,同时鼓励优化焚烧处理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由送料装置、焚烧或热解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组成,其中送料装置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首道工序,在整个处理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系统处理速度和处理量。常规送料方式是通过进料斗、进料管、液压系统和推料器完成进料,垃圾通过进料管直接落入送料区,液压系统驱动推料器完成进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垃圾与送料区底板直接接触,垃圾推进过程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力迫使垃圾压缩起拱,垃圾进料阻力增加、进料均匀性较差,且底板摩擦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垃圾破拱后均匀进料的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的进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的进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斗竖直设置,进料斗下方连接有排料管,且进料斗底部与排料管相互连通;排料管内一端沿排料管长度方向设置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液压驱动组件安装在排料管上,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相互固连或一体成型,第一推板位于第二推板上方且第二推板长于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均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相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斗、排料管和推料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垃圾推送进垃圾焚烧炉中;在推料装置中将第一推板设置于第二推板上方且第二推板长于第一推板,这样上短下长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推板在液压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垃圾的底部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破除垃圾产生的压缩拱。
可选的,进料斗侧壁安装有仓壁振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斗侧壁上安装仓壁振动器,能够对进料斗侧壁产生振动,从而能够加速进料斗内的垃圾进入排料管中,也能够防止垃圾粘黏在进料斗侧壁上。
可选的,第二推板底部与排料管底部相互接触,第一推板的一端与第二推板的一端相互平齐设置,液压驱动组件连接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互平齐的一端;第二推板的另一端相较于第一推板的另一端向远离液压驱动组件的一端方向延伸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基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基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9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消防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集成排和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