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防误夹加装系统及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4537.7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0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苏泽钿;许志强;陈腾飞;李观亮;李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权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射 传感器 防误夹加装 系统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防误夹加装系统及电梯,包括防误夹结构和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对射传感器、封板、软胶质感应壳和镂空支架,所述对射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镂空支架的两端,所述封板安装于镂空支架的一面并与防误夹结构连接,所述防误夹结构安装于所述轿厢,所述软胶质感应壳安装于所述镂空支架的另一面。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可在现有电梯上进行加装,成本低,通用性强,对射传感器覆盖面广,很好地解决了漏检而误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防误夹加装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梯的检测异物的安全部件是光幕和安全踏板。但一般只能检测出比较大的物体或者力。一些细小的物体,比如狗绳,或者透明的物体,比如玻璃等,都很容易产生漏检情况,关门之后电梯运行,卡住的物体就会与门部件干涉,不仅会损坏电梯,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对射感应器:属于光电传感器的一种,由发射端与接收端组成。发射端可持续输出红外线信号,接收端可持续接收红外线信号。如果接收端红外线信号中断,表明中间有物体阻挡,接收端可以对此作出反应。
现有技术多用传感器来实现辅助感应,这确实能解决误夹的问题。但目前市场上没能广泛的普及。主要原因是设计比较复杂,可能理论上很好,但是考虑实际,门有各种边折板,加强筋等东西的干涉,没办法很好实施。另外如何加装到老的电梯也是一个问题。现有技术可能需要配合新的部件设计,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对于一些用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值得花太多钱去更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防误夹加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防误夹加装系统,包括防误夹结构和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对射传感器、封板、软胶质感应壳和镂空支架,所述对射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镂空支架的两端,所述封板安装于镂空支架的一面并与防误夹结构连接,所述防误夹结构安装于所述轿厢,所述软胶质感应壳安装于所述镂空支架的另一面。
更优的选择,所述防误夹结构包括固定板、外套筒、伸缩杆和弹簧,所述外套筒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板安装于轿厢,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环与封板连接。
更优的选择,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圆柱部、第二圆柱筒和弹簧固定部,所述第一圆柱部、第二圆筒部和弹簧固定部依次连接,所述弹簧固定部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部穿过所述限位环与封板连接。
更优的选择,所述伸缩杆与封板通过螺纹连接。
更优的选择,所述镂空支架包括两块挡板、两个传感器安装槽和两根连杆,两个所述传感器安装槽的一端通过两根所述连杆连接,两块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槽的另一端,两块所述挡板和两根所述连杆均与两个所述传感器安装槽的一面平齐。
更优的选择,所述对射传感器的数量大于3。
一种防误夹的电梯,包括门机、轿厢、控制器、和电梯防误夹加装系统,所述电梯防误夹加装系统为所述一种基于对射传感器的防误夹加装系统,所述感应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轿厢的轿门,所述感应结构通过所述防误夹结构安装于所述轿厢的轿壁,所述轿门与所述门机连接,所述电梯防误夹加装系统通过控制器与所述门机连接。
更优的选择,所述轿门包括门板、端折板和边折板,所述端折板安装于门板的两端,所述门板顶部的端折板与门机连接,所述边折板与门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感应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边折板。
更优的选择,所述边折板的两端设有外挡板,两块所述外挡板之间设有支架安装槽,所述端折板设有回复挡板,所述外挡板与回复挡板围成卡槽,所述感应结构安装于支架安装槽并卡入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4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双套管
- 下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用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