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血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3077.6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5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李权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血管架,包括:顺序设置的上盖,血管支架,底座;所述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内设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置凸起,所述支架本体底部内圈开设异型槽,所述凸起卡接所述异型槽,所述卡接块连接弹簧,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底座,所述卡接块和所述底座形成容置腔,第一环形气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环形气囊连通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上方,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卡接所述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上的异型槽与所述卡接块的凸起配合固定,压缩或松开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实现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气体交换从而实现采血管的卡接与松开,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血管架,应用于血管支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目前,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在给病人采血后,大多是将血样注入采血管内,再将采血管放在采血管架上待检并进行运输,现有的血管支架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采血管支架通常为玻璃或者塑料材质,在放置过程中磕磕碰碰,容易导致碰伤,降低采血管和血管支架的使用寿命。
(2)现有的采血管支架放置口为比采血管直径大一点的开口,需要对准放置口单根放置,影响效率。
(3)现有的采血管支架无法便捷的卡接固定所述采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血管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血管架,包括:顺序设置的上盖,血管支架,底座;
所述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内设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置凸起,所述支架本体底部内圈开设异型槽,所述凸起卡接所述异型槽,所述卡接块连接弹簧,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底座,所述卡接块和所述底座形成容置腔,第一环形气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环形气囊连通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上方,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卡接所述血管支架。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上盖顶部开设若干个通孔,所述底座顶部开设若干个放置槽,所述上盖连接底座,所述血管支架穿过所述通孔插接于所述放置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血管支架开口为斜槽口,所述血管支架开口和所述上盖顶部为硅胶材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血管支架开口处设置红外传感器,所述上盖设置显示屏。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环形气囊通过导管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上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异型槽包括阵列设置的上折边组和下折边组,所述上折边组包括第一上折边和第二上折边,所述下折边组包括第一下折边和第二下折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上折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上折边,所述第一下折边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下折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凸起抵接所述第一上折边,当采血管按压所述卡接块时,所述凸起顺着所述第一下折边侧边方向抵接所述第二上折边,所述卡接块压缩所述弹簧和所述第一环形气囊使所述第一环形气囊的气体转移至所述第二环形气囊从而卡接采血管;再次按压采血管时,所述凸起顺着所述第二下折边侧边方向抵接所述第一上折边,所述卡接块松开所述弹簧和所述第一环形气囊使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气体转移至所述第一环形气囊从而松开采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3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