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排汗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2132.X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1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承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合鸿胜针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4;D04B1/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商正智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76 | 代理人: | 王旋梅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排汗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透气排汗面料,一个完全组织为六路一循环,且每一路均同时含有成圈、集圈、浮线组织;其中每一路在不同的针道上均具有1个浮线组织;第一、二、五、六路均具有1个集圈组织;第三、四路在相同的针道上均具有2个集圈组织,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利用特殊设计的成圈、集圈、浮线单元形成小孔镂空组织,使面料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和透气性,另一方面利用涤纶长丝和吸湿排汗纱线原料交织使用,使面料具有一定的吸湿排汗功能且牢固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透气排汗面料。
背景技术
纬编针织物主要由三种线圈单元,即成圈、集圈和不编织,成圈表示吃全针,针织完成整个编织过程,形成线圈;集圈表示吃半针,针织只是吃纱没有脱圈、成圈,在旧线圈上形成圆弧;而不编织表示不吃针,在织物背面形成浮线,完成一组线圈编织的结构称为路。现有的针织面料透气排汗性不强;织物不结实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排汗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排汗面料,一个完全组织为六路一循环,且每一路均同时含有成圈、集圈、浮线组织;其中每一路在不同的针道上均具有1个浮线组织;第一、二、五、六路均具有1个集圈组织;第三、四路在相同的针道上均具有2个集圈组织。
进一步的,六路花型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
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六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
进一步的,其中第一、三、四、六路为涤纶长丝,第二、五路为吸湿排汗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涤纶长丝的纱长为50个线圈18—23cm,捻度为750-850捻/m。
进一步的,所述吸湿排汗纱线的纱长为50个线圈16—20cm,捻度为850-950捻/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利用特殊设计的成圈、集圈、浮线单元形成小孔镂空组织,使面料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和透气性,另一方面利用涤纶长丝和吸湿排汗纱线原料交织使用,使面料具有一定的吸湿排汗功能且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气排汗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气排汗面料的编织图。
图中,涤纶长丝-1、吸湿排汗纱线-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透气排汗面料,一个完全组织为六路一循环,且每一路均同时含有成圈、集圈、浮线组织;其中每一路在不同的针道上均具有1个浮线组织;第一、二、五、六路均具有1个集圈组织;第三、四路在相同的针道上均具有2个集圈组织,六路花型依次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合鸿胜针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合鸿胜针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石骨料的可调倾角下料斗
- 下一篇:桥型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