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瘫痪患者护理自动翻身的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70928.1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1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傅敬忠;李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令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瘫痪 患者 护理 自动 翻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瘫痪患者护理自动翻身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体,所述护理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板,所述护理床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通过轴承与传动箱内壁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板将瘫痪患者身体顶起并向一侧倾斜,经过推杆和固定柱将折叠板进行顶升,替代了现有利用看护人员辅助进行翻身的操作方式,避免了翻身困难和对瘫痪患者造成伤害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瘫痪患者护理自动翻身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瘫痪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其主要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
瘫痪患者护理躺下时需要用到护理床,但现有市面上大多数的护理床通常为上起身和下起身式的,导致瘫痪患者不便于自动翻身,需要周围的看护人员进行辅助翻身,且容易导致瘫痪患者在翻身时受到伤害,无法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因此,需要对护理床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导致瘫痪患者不便于自动翻身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瘫痪患者护理自动翻身的护理床,具备自动左右起降便于瘫痪患者自动翻身的优点,解决了瘫痪患者不便于自动翻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瘫痪患者护理自动翻身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体,所述护理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板,所述护理床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通过轴承与传动箱内壁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折叠板的凹槽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传动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侧通过轴承与传动箱内壁的左侧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右侧与传动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箱的左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螺杆的宽度,所述开口与螺杆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与螺杆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板将瘫痪患者身体顶起并向一侧倾斜,经过推杆和固定柱将折叠板进行顶升,替代了现有利用看护人员辅助进行翻身的操作方式,避免了翻身困难和对瘫痪患者造成伤害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的设置,能够对电机进行辅助支撑,防止电机单点支撑不够稳定,在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抖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床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箱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板剖视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70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网络设备箱
- 下一篇:一种水面光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