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塑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66192.0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君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71 | 分类号: | H01M50/271;H01M50/244;H01M50/258;H01M50/262;H01M50/249;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塑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塑壳结构。该吸塑壳结构包括上盖、吸塑壳本体和紧固件,上盖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吸塑壳本体用于安装电连接组件,吸塑壳本体上开设有容纳孔,容纳孔内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容纳孔的孔壁与安装部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件;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将上盖盖设并固定于吸塑壳本体上。该吸塑壳结构与电连接组件高度集成,降低了电池模组零部件数量和成本,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电气安全性能。其次,通过设置支撑件,使得吸塑壳结构更加稳定,防止按压紧固件时吸塑壳本体凹陷,保证电池模组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塑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安全可靠性对整个汽车系统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吸塑壳结构来固定电连接组件,吸塑壳结构包括上盖和吸塑壳本体,电连接组件安装在吸塑壳本体上。在安装完电连接组件后,通常利用紧固件依次穿设上盖和吸塑壳本体,将其紧固为一体。但是,由于吸塑壳本体较薄和材质的原因,在按压紧固件时,容易将吸塑壳本体按塌陷,使得吸塑壳本体存在凹陷,影响电连接组件与吸塑壳本体之间的配合和连接,导致电池模组整体稳定性较差。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吸塑壳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集成的吸塑壳结构,结构稳定,能够防止组装时吸塑壳本体凹陷,保证电池模组整体的稳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塑壳结构,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吸塑壳本体,用于安装电连接组件,所述吸塑壳本体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容纳孔的孔壁与安装部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件;
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将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吸塑壳本体上。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以所述安装部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部为通过拔模所形成的圆台结构。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间隔设置;
所述容纳孔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容纳孔内均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有所述安装部,每个所述安装部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均穿设有所述紧固件。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错位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错位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齐。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膨胀钉。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吸塑壳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铝排。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容置电芯的极柱。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与所述铝排上的孔位配合。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柱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吸塑壳结构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定位柱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66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手机外壳表面加工的喷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