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及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46731.4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高腾飞;令狐绍江;张澳;臧卫;袁辉;范奇文;邓明凯;吴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毅行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天正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3/18;H01H9/5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装置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及断路器,其包括:绝缘罩,其一端设有开口,其另一端设有狭缝,且绝缘罩上侧形成第一腔室;灭弧室,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其对应开口方向设置为出气侧,其另一端设置为引弧侧;隔弧板,设置在绝缘罩的开口处,且其表面阵列设有若干排气通孔,灭弧室的外侧与绝缘罩内侧之间形成可供由隔弧板反射的高温气体回流至灭弧室引弧侧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由隔弧板反射的高温气体,经由气流通道回流至灭弧室的引弧端,利用气流通道的热传递及对流作用,降低高温气流的温度,避免了由于高温气流在出气端的堆积导致背后击穿的现象发生,且通过形成气流循环,来加速推动电弧快速向灭弧室方向移动,提高灭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安装在主电路上,用以在主电路中出现过载或短路时切断主电路。在断路器切断主电路时,使断路器内部动触头与静触头迅速断开,此时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压导致空气介质放电从而产生高温电弧,电弧在燃烧过程中导致灭弧装置内的空气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加速空气电离。另一方面,电弧在灭弧室中的磁场和流体效应的推动下,被多个隔弧栅片分隔成多个短弧,依靠金属隔弧片强化电弧的去电离效果,电弧变小并且电压急速升高,使电弧熄灭。为提高灭弧室的灭弧性能,一般要让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的灭弧栅片中,使栅片有效切割电弧,从而达到快速熄灭电弧的效果。
为使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中,通常采用气吹或磁吹技术,如中国专利CN112420462 A,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其具体公开了:所述的隔弧罩(33)在靠近动触头(2)的两侧具有挡弧板一(331)和挡弧板二(332),所述挡弧板一(331)和挡弧板二(332)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动触头(2)运动的狭窄腔体(333),所述狭窄腔体(333)上设有顶板(336),所述顶板(336)与引弧栅片(321)抵触形成封闭灭弧装置(3)的上部空间的封闭部,在封闭部上设置有排气口(3361),且所述排气口(3361)对应动触头(2)在打开位置时动触头(2)与引弧栅片(321)之间的间隙。该技术方案通过强增磁引弧与气吹复合技术,引弧栅片与紧邻的灭弧栅片在动触头打开位置对电弧及弧根形成复合增磁效应,提升磁吹力,但是现有的灭弧室均是通过后部的隔弧板排出断路器壳体,但是当开断过程中电弧产生的高温气流直接作用于灭弧室后端的隔弧板时,部分高温气流会经由隔弧板排出,而有一部分高温气流则会被反射回来,在灭弧室后部堆积,进而提升内部温度,存在把电弧重新引燃风险,增加了背后击穿的风险,如图1的试验曲线图可知,在对现有的断路器进行40kA短路电流分断试验时,其在分断之后会出现拖尾引起的持续燃弧现象,导致试验失败。因此如何去避免分断后的拖尾引起的持续燃弧现象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及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灭弧装置,其包括:
绝缘罩,其设置在断路器的基座内,其一端设有开口,其另一端设有可容纳动触头运动的狭缝,且所述绝缘罩上侧形成用于容纳灭弧室的第一腔室;
灭弧室,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其对应开口方向设置为出气侧,其另一端设置为引弧侧;
隔弧板,设置在所述绝缘罩的开口处,且其表面阵列设有若干排气通孔,
所述灭弧室的外侧与绝缘罩内侧之间形成可供由隔弧板反射的高温气体回流至灭弧室引弧侧的间隙。
所述灭弧室包括两个隔弧侧板及若干阵列设置在两个隔弧侧板之间的灭弧栅片,且各个灭弧栅片靠近隔弧板的一端距离隔弧板的距离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毅行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天正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毅行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浙江天正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467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