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头部手术后包扎的专用手术枕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46573.2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9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雅茹;邓姣;吴志新;顾婷婷;尹路;赵婷;杨玉峰;董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蒋尊龙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头部 术后 包扎 专用 手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头部手术后包扎的专用手术枕,包括下手术枕,所述下手术枕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上手术枕,所述下手术枕和上手术枕之间开设有内滑轨,所述内滑轨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槽,所述内滑轨内部滑动安装有至少两个滑动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螺纹杆旋转离开第三螺纹槽,此时U形钢架可以从滑动底座开设的U形槽内取出,最后使用者可以直接将硅胶垫用力向上拔出,U形钢架与硅胶垫开设的下插槽分离,通过将滑动底座设计成可移动,从而可以满足医护人员不同的工作需求,同时可以为患者头部提供更多的转向,同时每个部件均设置成可拆卸,大大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的便捷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头部手术后包扎的专用手术枕。
背景技术
全麻头部、眼科、耳部手术后,患者常需要在全麻苏醒前用绷带环绕头部包扎,而患者此时处于机械通气状态,带气管导管或喉罩等通气设备,包扎时需要将头部反复抬起或扭动,引起气管导管移位或脱落,喉罩移位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头部手术后包扎的专用手术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头部手术后包扎的专用手术枕,包括下手术枕,所述下手术枕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上手术枕,所述下手术枕和上手术枕之间开设有内滑轨,所述内滑轨的内壁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槽,所述内滑轨内部滑动安装有至少两个滑动底座,每个所述滑动底座与第一螺纹槽之间均通过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滑动底座的上端部均安装有U形钢架,每个所述U形钢架的上端部均安装有硅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滑动底座的侧端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均安装于第二螺纹槽内,每个所述滑动底座的上端部均开设有U形槽,每个所述U形钢架的下端部均安装于U形槽内,每个所述U形槽的上端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三螺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U形钢架的底部与第三螺纹槽之间均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每个所述硅胶垫的下端部均开设有两个下插槽,每个所述U形钢架的两个端部均插接于下插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患者的头部被三个U形钢架支撑,由于三个U形钢架之间均有间隙,且每个U形钢架与硅胶垫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医护人员可以轻易的在患者头部缠绕绷带,医护人员在缠绕绷带时无需要将患者的头部抬起,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避免将头部反复抬起或扭动,引起气管导管移位或脱落,喉罩移位等风险。
2、第二螺纹杆旋转离开第三螺纹槽,此时U形钢架可以从滑动底座开设的U形槽内取出,最后使用者可以直接将硅胶垫用力向上拔出,U形钢架与硅胶垫开设的下插槽分离,通过将滑动底座设计成可移动,从而可以满足医护人员不同的工作需求,同时可以为患者头部提供更多的转向,同时每个部件均设置成可拆卸,大大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手术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手术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形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手术枕;11、内滑轨;12、第一螺纹槽;13、上手术枕;2、滑动底座;21、第二螺纹槽;22、第一螺纹杆;23、U形钢架;24、硅胶垫;25、U形槽;26、第三螺纹槽;27、第二螺纹杆;28、下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46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