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围堰支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36023.2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57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丹平;宋强;徐久威;廖莉娜;姜传杆;何义;范小叶;贾壮壮;刘波;郭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04;E02D5/06;E02D5/14;E02D5/28;E02D27/14;E02D17/20;E02D7/00;E02D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堰 支护 体系 | ||
一种钢围堰支护体系,包括围堰,还包括设置在水中的两排第一钢板桩,所述围堰内刷坡设置戗台,所述戗台上设置有与钢板桩固定连接的混凝土圈梁,位于陆地上设置有第二钢管桩,第二钢管桩远离第一钢管桩的一侧固定有抗滑桩,所述抗滑桩与第二钢板桩通过拉杆拉结,所述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管桩之间通过钢支撑水平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围堰支护体系,该围堰体系可在水陆结合、风化岩地质条件下使用,可有效缓解水陆压力不平衡、钢板桩/钢管桩插打困难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围堰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跨河桥梁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承台位于水路交界处及风化岩地质的情况,传统的钢围堰支护开挖无法适用于该类地质情况,水陆交界容易导致水土压力不平衡,而风化岩地质钢板桩/钢管桩插打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围堰支护体系,包括围堰,还包括设置在水中的两排第一钢板桩,所述围堰内刷坡设置戗台,所述戗台上设置有与钢板桩固定连接的混凝土圈梁,位于陆地上设置有第二钢管桩,第二钢管桩远离第一钢管桩的一侧固定有抗滑桩,所述抗滑桩与第二钢板桩通过拉杆拉结,所述第一钢板桩与第二钢管桩之间通过钢支撑水平连接。
优选地,两排第一钢板桩之间采用上下两道拉筋双面焊接连接,上部拉筋高度与水位最高处齐平,下部拉筋距离河床底200mm。
优选地,所述围堰于风化岩层采用垂直放坡,至黏土层采用1:1放坡,所述戗台成型与黏土层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上均设置有型钢围檩,所述钢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上的型钢围檩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钢支撑的下方架空处采用钢管竖撑加固。
优选地,所述第二钢板桩型钢围檩上固定设置三根钢管桩作为止推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围堰支护体系,该围堰体系可在水陆结合、风化岩地质条件下使用,可有效缓解水陆压力不平衡、钢板桩/钢管桩插打困难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中:1、第一钢板桩,2、钢支撑,3、竖撑,4、圈梁,5、戗台,6、拉筋,7、围檩,8、拉杆,9、承台,10、抗滑桩,11、止推桩、12、第二钢板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6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筒内壁涂层检查的工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箱板纸次品去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