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虫害诱虫捕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34350.4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4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世银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李启平 |
地址: | 53532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害 捕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虫捕杀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虫害诱虫捕杀器包括;诱捕组件,所述诱捕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捕捉网,引诱剂,设置于所述捕捉网的内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连接杆,设置有四个,对称粘接在所述捕捉网的底部,该诱虫捕杀器,通过底座组件,害虫在飞入壳体内,死亡后会落到底座内,在清理时只需要把底座旋转,使凸块从卡槽里分离,从而拆卸下来底座,倒出底座内害虫的尸体,达到清理效果,这种方法简单便捷。该诱虫捕杀器,通过底座注液口,可向里面注入杀虫剂、肥皂水等一些能够快速杀死害虫的液体,从而减少了害虫逃脱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虫捕杀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虫害诱虫捕杀器。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的时候经常会受到虫害从而减少产量,因此一般诱捕害虫的时候,可采用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捕杀,其原理就是通过使用性诱剂来引诱害虫,使害虫飞到诱捕器内部,实现对害虫的捕杀。
但现有的诱虫捕杀器,在清理害虫尸体时需要将壳体从支撑杆上拆卸下来,然后旋转壳体与捕捉网,使壳体与捕捉网分离,最后倒出壳体内害虫的尸体,这种清理害虫尸体的方式效率较慢,因此设计了一种拆卸方便能够存储害虫尸体的诱虫捕杀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虫害诱虫捕杀器,具备拆卸方便具备存储害虫尸体的优点,解决了清理害虫尸体的尸体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虫害诱虫捕杀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捕捉网,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连接杆,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粘接在所述捕捉网的底部,环体,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的底部外侧壁,所述环体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粘接,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卡槽,凸块,设置至少有两个,粘接在所述环体的外侧壁,所述凸块对应卡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捕捉网的底部直径与所述底座的内侧壁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开设有注液口。
优选的:所述注液口的顶部设置有盖子,所述注液口与所述盖子通过合页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块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对应开设有四个所述卡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粘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卡槽的出口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虫害诱虫捕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诱虫捕杀器,通过底座组件,害虫在飞入壳体内,死亡后会落到底座内,在清理时只需要把底座旋转,使凸块从卡槽里分离,从而拆卸下来底座,倒出底座内害虫的尸体,达到清理效果,这种方法简单便捷。
2、该诱虫捕杀器,通过底座注液口,可向里面注入杀虫剂、肥皂水等一些能够快速杀死害虫的液体,从而减少了害虫逃脱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体和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环体和捕捉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使用新型中底座与捕捉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壳体;12、捕捉网;
2、底座组件;21、环体;22、连接杆;23、底座;24、卡槽;25、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世银,未经黄世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4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