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09230.9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文;赵少伟;杨玉林;黄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鑫创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94 | 代理人: | 刘剑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滤光 ir cut 切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其切换器壳体成型切换片容置腔,且切换器壳体开设壳体透光通孔,切换器容置腔内嵌装有由切换驱动机构驱动的活动切换片,活动切换片装设IR红外滤光片、AR增透滤光片;活动切换片的磁石安装部装设条形磁石;切换器壳体设置第一、二磁石挡部,第一磁石挡部装设第一导磁片,第二磁石挡部装设第二导磁片;当活动切换片位于红外滤光位置时,条形磁石抵靠于第一磁石挡部且条形磁石与第一导磁片磁性吸附;当活动切换片位于增透滤光位置时,条形磁石抵靠于第二磁石挡部且条形磁石与第二导磁片磁性吸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静态保持力稳定可靠、节能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
背景技术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波长的光线,通过折射人眼能看到不同颜色的光线,这就是光线的波长不同所导致的;其实还有许多光线是人眼看不到的,人眼识别光线的波长范围在320nm-760nm之间,超过760nm的光线人眼就无法见到,比如红外光(波长一般在850nm)等。但是CMOS传感器芯片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波长的光线,这样就造成了传感器“看”见的与人眼看见的图像不一样的情形。图像处理算法只针对传感器“看见”的图像处理,因为有一部分光人眼是看不见的,这样处理完的图像人眼看起来就会偏色,比如黑色偏灰、绿色偏紫等。为了纠正这个问题,需要给CMOS传感器戴个“眼镜”,滤除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达到与人眼看到的图像一致的目的。而晚上因为普遍采用红外灯进行补光,所以在晚上的时候必须要摘掉这个“眼镜”,让红外光透到CMOS表面,达到补光的目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简单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IR-CUT切换器可以简单理解为CMOS的“眼镜”,它包括“镜片”与“镜片切换驱动机构”,“镜片”即滤光片,“镜片切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滤光片动作并实现切换。其中,IR-CUT切换器包括有两个滤光片,白天使用且用于滤除红外光的IR红外滤光片,晚上使用且用于让尽可能多的红外光进入CMOS的AR增透滤光片。
对于IR-CUT切换器而言,IR红外滤光片、AR增透滤光片分别安装于活动切换片,切换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切换片移动以实现IR红外滤光片、AR增透滤光片位置切换;另外,为了使得IR红外滤光片稳定地保持于红外滤光位置以及使得AR增透滤光片稳定地保持于增透滤光位置,IR-CUT切换器必须设置相应的静态保持辅助结构,以通过静态保持辅助结构来为活动切换片提供静态保持力。
需指出的是,对于IR-CUT切换器而言,可采用弹簧来作为静态保持辅助结构,例如专利号为:ZL201420119952.0、专利名称为:一种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工作时,借助弹簧的弹力挤压作用于活动切换片并使得活动切换片与固定座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力,并借助上述摩擦作用力来作为活动切换片的静态保持力。然而,由于弹簧存在疲劳变形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静态保持力不稳定的情况,且在活动切换片移动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挤压作用于活动切换片,即活动切换片于移动时均与固定座之间会产生摩擦,这就要求切换驱动机构必须具备较大的驱动力且摩擦作用会出现较多能量消耗,节能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型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该改良型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结构设计新颖、静态保持力稳定可靠、节能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良型双滤光片IR-CUT切换器,包括有切换器壳体,切换器壳体的内部成型有切换片容置腔,切换器壳体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切换片容置腔连通的壳体透光通孔;切换器容置腔内嵌装有活动切换片,活动切换片装设有IR红外滤光片、AR增透滤光片,切换器壳体对应活动切换片装设有切换驱动机构,切换驱动机构与活动切换片驱动连接;
工作时,当切换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切换片移动至红外滤光位置时,IR红外滤光片正对壳体透光通孔;当切换驱动机构驱动活动切换片移动至增透滤光位置时,AR增透滤光片正对壳体透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维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09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模组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缆放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