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登记的安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05998.9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李彦廷;周建;魏双全;李丹丹;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06V2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卢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登记 安检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登记的安检系统,包括安检单元,安检单元分别包括利用射线探测被检物品的安检机,还包括处置单元,处置单元包括处置台、设置于处置台的处置终端机,处置台设置于适配安检机后端的位置处,处置终端机包括主机、登记显示器以及输入设备,登记显示器和输入设备分别与主机通讯连接,主机与服务器通讯连接,处置终端机还包括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模块以及用于识别身份的身份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身份采集模块分别与主机通讯连接;本安检系统,通过在安检单元的后端配置处置单元,非常便于现场的复检人员对危险品和对应的旅客进行登记和备案等操作,既有利于简化现场复检人员的操作,又有利于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复检人员登记和备案的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安检机,又名安检仪,依靠X射线实现来检查被检物品(如手袋、包裹、行李等),广泛应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等场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安防设备。
现有的安检机通常包括由壳体所围成的安检通道、横穿安检通道的安检输送模块、设置于壳体并适配安检通道的X射线模块、探测器以及处理器等,其中,
安检输送模块通常采用输送带,且输送带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延伸出安检通道,以便从进口端将被检物品输入安检通道内,并可以从出口端将被检物品输出安检通道;
安检通道内还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X射线模块、探测器分别与处理器相连,当被检物品输入安检通道后,会触发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所产生的感应信号被输入处理器,处理器控制X射线模块发射X射线束,该X射线束经过准直器后穿过输送带上的被检物品,X射线被被检物品吸收,最后轰击于探测器,探测器把X射线转变为信号,并传输给处理器进行处理,经过信号处理后,可以在与安检机相连的显示器上显示被检物品的透视图像,且该透视图像呈现不同的颜色。简单来说,橙色代表有机物,例如食品、塑料等;书本、陶瓷等显示为绿色;金属则显示为蓝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检员通过显示器查看X射线扫描的透视图像,就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被检物品内是/否存在违禁品。
现有安检机中,所述显示器通常配置于安检机的旁边,并与安检机为一体结构,在工作时,通常还需要在安检机的旁边配置至少一个工作人员,以便通过显示器进行人工判图,同时,还需要配置至少一个复检人员,以便对需要复检的被检物品进行复检,此外,还需要配置相关的工作台(如桌子、椅子等),以便为判图的工作人员提供判图工位,判图工位会占据较大的空间。而安检现场(如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等)的空间通常有限,且通常需要配置多组安检机,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置各组安检机来达到尽量节约安检现场空间的目的,然而,采用现有的安检机时,由于现场的判图工位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不利于节约安检现场的空间,由于每组安检机都需要配置至少一个判图的工作人员,也存在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进行安检的过程中,当判图人员在判断被检物品存在安全风险,需要复检时,现场的复检人员需要对该被检物品进行进一步的复检,如果复检发现被检物品中存在违禁品(或称为危险品,如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复检人员需要对违禁品进行登记,并需要登记对应旅客的信息,包括旅客的身份信息,通常还需要现场拍摄旅客的图像、以及旅客与违禁品的图像等,以完成对违禁品的登记和备案工作。然而,现有的安检机通常没有相关的配置,导致现场的复检人员不便于对违禁品和旅客进行登记和备案工作,存在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安检现场的复检人员不便于对违禁品和旅客进行登记和备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登记的安检系统,有利于简化现场复检人员的操作,并有利于提高效率,主要构思为:
一种便于登记的安检系统,包括安检单元,所述安检单元包括利用射线探测被检物品的安检机,还包括处置单元,所述处置单元包括处置台、设置于处置台的处置终端机,其中,
所述处置台设置于适配安检机后端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05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顶升AGV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轻量型焊接式电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