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96151.9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骄朗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7;F28F2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荣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9 | 代理人: | 白永才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酮 结构胶 生产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蓄水箱和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从内向外同轴心设置的支撑柱、输送内管、输送外管和导热外壳,且之间通过三个加强筋固定位置,在支撑柱、输送内管、输送外管和导热外壳分别形成了内空腔、外空腔和输送腔,除输送腔外的其他两个空腔均有冷水流过对输送腔的硅酮结构进行冷却,三组换热管分别在输送腔、内空腔和外空腔中,输送腔的换热管对输送腔的硅酮结构胶的内部降温,放置在内空腔和外空腔分别与输送腔的内外管的壁贴合对输送腔的硅酮结构胶进行降温,保证了冷却的均匀,进一步的加快了冷却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酮结构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硅酮结构胶,可以适应不同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水分产生化学反应固化,应用广泛,经常用于玻璃,铝材之间的连接,满足玻璃、幕墙等边框实现半隐或者全隐的目的。
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硅酮结构胶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冷却的速度比较慢,影响加工的速度,同时还不能保证硅胶结构得到均匀的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蓄水箱和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从内向外同轴心设置的支撑柱、输送内管、输送外管和导热外壳,且之间通过三个加强筋固定位置,所述支撑柱与输送内管形成内空腔,所述内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所述输送内管与输送外管之间形成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输送外管与导热外壳之间形成外空腔,所述外空腔内设置有第三换热管;
所述蓄水箱顶端固定连接有主输入水管,所述主输入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主输入水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阀,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主输出水管,所述主输出水管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一分流阀与第二分流阀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三换热管串设在第一输水管中,第二换热管串设在第二输水管中,第一换热管串设在第三输水管中,所述第三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第一输水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流阀,所述第二分流阀下端固定连接有主输出水管,所述主输出水管插入蓄水箱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第一换热管与输送内管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换热管与输送外管的内壁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蓄水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内空腔、外空腔和输送腔,且导热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蓄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蓄水箱的下端部,所述排水管的端口安装有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第一分流阀具有一个主输入口和三个输出口,所述第二分流阀具有三个输入口和一个主输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硅酮结构胶生产用冷却装置,通过改变冷却结构的形状,在输送腔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空腔、均有冷却水流过,对输送腔靠近壁面的硅酮结构胶进行冷却,在输送腔内也设有换热管对硅酮结构胶内部进行冷却,可以迅速冷却硅酮结构胶,还使得整体的硅酮结构胶冷却的更加均匀,比起现有技术来说该设计的冷却速度会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骄朗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骄朗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96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