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板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84385.1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5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琪;张驰;范琳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曾军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钩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椎板拉钩,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椎板拉钩包括本体部、前端部以及尾部,前端部与尾部分别设置于本体部的两端,尾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沿本体部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工作时,操作者将每个手指伸入每个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对操作者的每个手指进行限制,避免操作者的手指在本体部或尾部滑动,同时增加操作者与尾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操作者的施力效果,进而增加对本体部的拉力和按压力,使得术野充分暴露。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板拉钩。
背景技术
椎板拉钩是用于腰椎、颈椎手术中的一种医疗器械,目的是用于拉开组织暴露术野,目前我们常用的椎板拉钩包括前端部、本体部和尾部,本体部呈整体板结构,前端部与本体部的一端连接且与本体部呈夹角设置,尾部呈弯钩状且设置在本体部远离前端部的一端,尾部的开口朝向前端部,尾部与前端部分别位于本体部相对的两端。
在手术中,医生用前端部暴露手术位置,此时,医生的手伸入尾部的开口端,医生的手指手握本体部且与尾部抵接,无论医生的大拇指位于尾部的开口内还是开口外,医生的手握住本体部且对本体部施力,医生的手可沿本体部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医生在操作的时候施力不便,进而使得对本体部的拉力以及按压力度不够,导致术野暴露的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板拉钩,其可以避免操作者的手指在本体部或尾部滑动,提高操作者的施力效果。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板拉钩,包括本体部、前端部以及尾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尾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两端,所述尾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本体部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相互背离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本体部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均呈弧面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交叉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部还设置有防护环,所述尾部位于所述防护环内,所述尾部的两端与所述防护环的内壁连接,所述尾部的侧面与所述防护环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环的外部设置有第一保护层;和/或,所述防护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部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部呈板状,所述前端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呈夹角设置且凸出所述本体部的侧面,所述前端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设置有齿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前端部的一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端部呈曲面状结构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四保护层,所述第四保护层套设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前端部的外周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椎板拉钩,包括本体部、前端部以及尾部,前端部与尾部分别设置于本体部的两端,尾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沿本体部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工作时,操作者将每个手指伸入每个第一凹槽中,第一凹槽对操作者的每个手指进行限制,避免操作者的手指在本体部或尾部滑动,同时增加操作者与尾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操作者的施力效果,进而增加对本体部的拉力和按压力,使得术野充分暴露。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84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