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舱缆线管廊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81805.0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49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甜;龚桥海;黎宁;叶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H02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霍春荣 |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缆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舱缆线管廊,属于管廊技术领域,包括缆线管廊、隔墙、盖板、自然集水口和电缆支架,所述缆线管廊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缆线管廊通过隔墙将其分为电力舱和通信舱,所述盖板设置在缆线管廊上且起到盖住电力舱和通信舱的作用,所述电力舱位于缆线管廊的左侧,所述通信舱位于缆线管廊的右侧,所述电缆支架设有若干个,所述电力舱和通信舱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电缆支架,所述自然集水口设有若干个,所述缆线管廊每间10m处均设有一个自然集水口,本装置采用浅埋构筑式设置,无需设置通风和照明等辅助设施,大量地节约了建造费用,且既不影响工作人员拉线和检修,又能够降低建造费用,还尽可能地避免了雨水进入管廊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舱缆线管廊。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普遍已纳入综合管廊,此举不仅改善了市容市貌,而且对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检修和更换有巨大好处。近年来,随着用户对电力电缆的需求逐步增加,入廊的电力电缆截面较大,需要的管廊空间也越来越大,电力管线和通信管线一般采用套管或排管敷设来进行,部分也采用了缆沟的方式进行敷设。
传统的缆线管廊占地大,需要设置照明和通风设备,建造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双舱缆线管廊,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缆线管廊、隔墙、盖板、自然集水口和电缆支架,所述缆线管廊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缆线管廊通过隔墙将其分为电力舱和通信舱,所述盖板设置在缆线管廊上且起到盖住电力舱和通信舱的作用,所述电力舱位于缆线管廊的左侧,所述通信舱位于缆线管廊的右侧,所述电缆支架设有若干个,所述电力舱和通信舱内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电缆支架,所述自然集水口设有若干个,所述缆线管廊每间10m处均设有一个自然集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缆线管廊外轮廓为宽2865mm,外轮廓高1550mm,所述缆线管廊的左侧电力舱可纳入12回10KV电力电缆,右侧通信舱可纳入12根通信线缆。
进一步的,若干个电缆支架分别设置在电力舱和通信舱的内部且间隔均为0.8m。
进一步的,所述缆线管廊和盖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为非连续开启式设置,所述盖板每间隔80m设置一处,且每处设置超过3.5平方米。
进一步的,所述缆线管廊每隔10m处设置电缆标志牌,且每隔20m在绿化带或泥土路段设置电缆标志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缆线管廊不考虑人员通行,拉线和检修时,将盖板打开即可,因管廊的净高在1.6米以内,从而无需设置通风和照明等辅助设施,大量地节约了建造费用,该新型缆线管廊相较于传统的缆线管廊每公里造价仅为传统缆线管廊造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二,本实用新型缆线管廊的盖板不是连续开启式,而是每八十米设置一处,每处设置超过3.5平方米,这样的设计既不影响工作人员拉线和检修,又能够降低建造费用,还尽可能地避免了雨水进入管廊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缆线管廊1、电力舱11、通信舱12、隔墙13、盖板14、自然集水口15、电缆支架16、电缆标志牌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81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窑炉的铺面结构及玻璃窑炉
- 下一篇:一种工业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转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