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和双面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6675.1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张明;陈舟波;骆文武;钟声远;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3/00 | 分类号: | D05B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帘布 缝合 下压 装置 双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和双面缝合器。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该装置包括下压合支架,下压合支架的端部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内侧下压合支架的上侧面设置有带有螺纹的缝合滚轮,其特征在于,缝合滚轮的螺纹采用双螺纹,双螺纹两边对称并向中心螺旋闭合。该装置采用两边对称向中心螺旋闭合方式设计,取代传统缝合滚轮中心凹槽设计,解决胎体帘布缝合中心处容易缺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和双面缝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钢子午胎生产过程中,成型工序胎体帘布缝合多采用气动缝装置进行缝合,该操作由操作工人手握气动缝合器(如中国实用新型CN2910408、CN206106442U公开)沿胎体帘布的一边到另一边来实现缝合。此装置主要由两个锥形咬合轮和一个带螺纹的缝合滚轮构成,其中上方两个锥形咬合轮通过气动系统提供咬合力,将上方两端胎体胶料粘合在一起;而下方带螺纹的缝合滚轮通过螺纹旋转的咬合作用把下方两端胎体胶料粘合在一起,且螺纹的形态也决定了胎体拼接处钢丝帘线密度的均匀程度。
传统的胎体缝合滚轮,是一种螺纹密度单一、螺纹槽数固定、中心带有凹槽的通用型缝合滚轮(图2)。其优点为通用于任何一种密度、厚度的胎体帘布缝合,为生产工人提供便利。其缺点为,由于其螺纹密度、螺纹槽数固定单一,容易导致不同厚度、不同密度的胎体帘布在拼接缝合处帘线密度稀密不均(如图3),且其中心带凹槽的设计,容易导致中心缝合处缺线问题(图4)。存在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质量风险,如缝合处帘线过稀,轮胎充气后缝合处易鼓起(实鼓);缝合处帘线过密,轮胎充气后缝合处易凹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该装置采用两边对称向中心螺旋闭合方式设计,取代传统缝合滚轮中心凹槽设计,解决胎体帘布缝合中心处容易缺线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该装置包括下压合支架,下压合支架的端部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内侧下压合支架的上侧面设置有带有螺纹的缝合滚轮,其特征在于,缝合滚轮的螺纹采用双螺纹,双螺纹两边对称并向中心螺旋闭合。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胎体帘布的厚度及密度,设计不同的螺纹间距,优选为螺纹间距0.8到1.2mm,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胎体帘布的类别,选用相适应螺距的缝合滚轮,确保胎体帘布缝合接头处帘线密度更加均匀。
传统通用型缝合滚轮固定的螺纹槽数设计,容易导致某些密度较大的胎体帘布缝合后接头处帘线密度过密(图5),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胎体帘布的密度,设计不同螺纹的槽数,优选为单边4到8个槽,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胎体帘布的类别,选用相适应纹槽数的缝合滚轮,以解决胎体帘布缝合接头处帘线密度过密的现象。
一种胎体帘布双面缝合器,该缝合器包括上压合装置和下压合装置,上压合装置包括安装于上压合支架上的由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组成的上锥齿轮组,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分别安装于相对应的导向轴上,所述的下压合装置采求所述的一种用于胎体帘布缝合的下压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缝合滚轮在胎体帘布缝合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缝合滚轮的完善创新设计及不同选型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通用型缝合滚轮导致的胎体帘布接头处帘线疏密不均的问题(图7),但期也存在一定缺点:如生产工人需根据实际胎体帘布种类,选择更换相对应的缝合滚轮,对于生产规格更换频繁的时候,或多或少将影响其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缝合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缝合滚轮螺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缝合接头处帘线疏密不均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6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内外针组间隙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轮式多片弹簧后压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