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改善隧道管片支撑性能的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3533.X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5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岳粹洲;黄昌富;王鹏;杨宇友;姚铁军;柴琦龙;李嘉尉;何伊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10;E21D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善 隧道 管片 支撑 性能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隧道管片支撑性能的施工结构,所述施工结构位于岩土体中,包括呈半圆状的上半部复合体以及呈半圆状的下半部注浆体,所述上半部复合体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隧道支撑管片以及至少一层可变形垫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外层岩土体和隧道支撑管片(含初支结构)之间设置垫层,达到了增强隧道支护结构能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改善隧道管片支撑性能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各种隧道建设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城市地铁隧道、西部山岭隧道。以往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强度较大的各种类型的衬砌结构或者衬砌+锚杆的组合结构形式来抵抗衬砌外侧岩(土)体的变形,以期获得安全稳定的隧道结构运行状态。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支护结构局部凸起压坏的现象,说明“以刚克刚”的硬支护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隧道结构支护理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对山岭隧道新奥法支护形式的不断创新应用,让压支护理念不断得到更多关注,即允许外侧岩(土)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以释放部分围岩应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设计让压支护结构形式,达到增强隧道支护结构能力的作用,是让压支护新理念实践性转化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隧道管片支撑性能的施工结构,通过在外层岩土体和隧道支撑管片(含初支结构)之间设置可变形垫层,达到了增强隧道支护结构能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改善隧道管片支撑性能的施工结构,所述施工结构位于岩土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结构包括呈半圆状的上半部复合体以及呈半圆状的下半部注浆体,所述上半部复合体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隧道支撑管片以及至少一层可变形垫层。
所述可变形垫层的数量设置有三层。
位于内侧的所述可变形垫层与所述隧道支撑管片之间填充设置有混凝土注浆层。
各层所述可变形垫层的厚度相同。
所述可变形垫层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垫层。
所述下半部注浆体为混凝土注浆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外层岩土体和隧道支撑管片(含初支结构)之间设置垫层,达到了增强隧道支护结构能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断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1-5分别表示为:外层岩土体1、隧道支撑管片2、隧道净空间3、垫层4、下半部注浆体5。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隧道管片支撑性能的施工结构,该施工结构设置于外层岩土体1内,其主要包括呈半圆状的上半部复合体以及呈半圆状的下半部注浆体5,上半部复合体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隧道支撑管片2以及至少一层可变形的垫层4,下半部注浆体5具体所采用的是混凝土注浆体,在上半部复合体与下半部注浆体5的共同围合之下形成隧道净空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3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