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窑址迁移的套箱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0174.2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兵;卢丹;刘紫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3/16 | 分类号: | B65D4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迁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窑址迁移的套箱,包括箱体,任意一侧面设有开口;软质开合门,沿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箱体的开口处;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软质开合门的杆体。该套箱通过软质开合门可有效的减少箱体打开时所需的占用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在空间较小的窑址内放置窑具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窑址迁移的套箱。
背景技术
窑址,即窑所在的位置。一般指烧造过陶或瓷器的遗址,包括窑和作坊两部分。古代瓷窑往往在河流附近,南方龙窑常常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上。判断是否是古代窑址,要看其是否发现窑具及烧窑的遗迹。
在窑具的挖掘中,需要工作人员从地底下挖掘出来并将其移动至外部的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因此需要放置箱来放置窑具进行迁移。
但是现有的放置箱开口形式大多数是侧端铰接或者以滑动的形式进行开合的,由于工作人员在地底下挖掘窑具时空间有限,这就可能导致放置箱的开口无法完全展开,影响窑具的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窑址迁移的套箱,该套箱采用了软质的开合门,不仅能够便于在空间狭小的区域将其打开,便于工作人员放置窑具,并且通过软质的开合门可保护内部的窑具,防止因碰撞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窑址迁移的套箱,包括箱体,任意一侧面设有开口;
软质开合门,沿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箱体的开口处;
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软质开合门的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开口内侧外端处设置有槽体,所述软质开合门设置在槽体内,在槽体内部还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开合门包括手持杆,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上;
配重杆,设置在箱体开设的槽体内并保持上下移动;
两个连接绳,连接在手持杆和配重杆的两个端部上并套在滚轮外端;和
帘布,设置在两个连接绳之间并连接在手持杆与配重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杆和手持杆的端部上均设置有便于安装连接绳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四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杆体,所述配重杆的两端上开设有穿过杆体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软质的开合门,不仅便于在狭小的空间打开箱体,便于放置物品,并且可以保护内部物品不会因碰撞而造成损坏,影响物品的完整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杆体是便于固定开合门,防止工作人员在放置物品时开合门突然降下而夹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开合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帘布和连接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开口;3、杆体;4、槽体;5、滚轮;6、手持杆;7、连接绳;8、帘布;9、配重杆;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0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割管机割管装置